209、社區關懷照顧體系 6
台灣在醫療水準提升,平均餘命持續延長之後,人口結構已逐漸高齡化,這使得老人的照顧需求相對的增高,而女權的抬頭,也使得女性的經濟能力,漸趨獨立自主,在就業婦女日增,大家庭制度逐漸瓦解之時,小家庭的家庭照顧功能就突顯低落,這使得老人、幼童及因故需要照顧的家人,無法受到充分的優質化照顧與關懷,這除了影響整個社會國家的安定和諧外,更影響到人民及家庭的經濟發展與人格的形成,政府著實應提供經費,加強社區關懷的功能,在社區中建立社區關懷照顧體系,並鼓勵社區人民參與社區關懷照顧體系,以彌補人民家庭照顧人力的不足,以達到自助者,人恆助之的社區關懷經營理念!
社區是與家庭最親密與最接近的地方,利用社區的自主及志願閒置人力,來幫助社區中需要幫助照顧的家庭,是大家義無反顧的社區自助行為,是建立社區關懷的自主模式,也是社區人民拉近彼此距離與情感的橋樑,社區關懷照顧體系不僅能提供在地的初級預防照顧服務,亦能提供具有高度關懷度的服務品質,依據內政部的統計,2026年,台灣的老年人口數,將達到總人口數的20%以上,目前更因人口少子化的關係,老人的照顧問題已迫在眉梢,若現在不先未雨綢繆,屆時老人們可能必須以自立救濟的方式,來照顧自己,老人的照顧問題除了公部門需提供資源外,另外,如何開發與整合社區的剩餘人力資源,以強化社區的關懷照顧體系,供給社區中,需要照顧家庭的優質關懷照顧服務,以就近獲取需要的關懷協助,這是本世紀初,大家所要去思考的課題!
社區中需要關懷照顧的需求聲音,大多希望能就近,以獲得協助,如社區中的老人身心照顧、老人家居生活與餐飲的協助及宅送、老人的就醫轉介、就診接送服務與定期身體檢查、學生的上下學接送與課後課業輔導、學生的三餐飲食照顧、殘障人士的生活照顧、單親家庭的救助與生活照料、智障人士的生活照顧、植物人的生活照顧、孤兒棄嬰的生活照顧、中低收入戶的生活協助、失業家庭的生活協助、未婚媽媽的生活協助與病患的生活照料等,並針對遊民、乞丐、失智者、慢性病患、喑啞、盲胞、愛滋病患、安寧病患、精神異常者、失能老人、遭棄養老人、更生人、有自殺傾向者、吸毒者、酗酒者、賭博者、失業者、意外受傷者、價值觀失調者、人格失調者、品德失調者、性侵害傾向者、外籍配偶、外籍勞工、婚姻感情受創者、受家暴者、臨時遭受重大災害者、遭受迫害者、刑事受害者及其家屬,刑事加害人及其家屬與遭受虐待者等的生心理輔導與關懷,提供關懷照顧服務,以上這些社區關懷服務,在在都需要社區就近照顧,來給予關懷輔導,所以社區照顧體系需要龐大的人力與經費支援,這可經由社區志願及閒置人力的訓練及認證下,透過各項社區需求,做實務操作認證,以拓展社區關懷照顧體系的人力資源基礎,並建立社區關懷照顧體系的自主運作模式,以隨時貼近社區的生活實際需要!
統籌社區關懷照顧體系,並整合社區廚房、社區學校、社區醫院、社區活動中心、社區安養中心、社區復健中心與各類社區中途之家等機構,在社區中成立社區關懷照顧中心,由人民經過網路說明、討論、辯論、公聽、公投等程序,以組成社區人民委員會,藉以制定社區關懷照顧政策,來指揮調度與監督社區關懷照顧體系,以茲健全社區關懷照顧體系的指揮組織與執行架構,政府應全力支援社區充分的經費,以使結合社區人力、物力、醫療、社福等各項資源,並進行社區人民對於關懷照顧的需求調查,據以提供最實際的需求協助,讓社區關懷照顧成為社會福利的踐行尖兵!
給予社區關懷照顧體系足夠的經費與人力,除自發性的志工之外,政府應須投入更多(經過各種社區關懷照顧認證)的社區役人員,並由社區人民決定資源如何分配,社區關懷體系應以社區食堂、社區照料與社區醫療,做為社區自給自足的福利與救助基礎,期待能由點線面,而形成一個社區關懷網,並能建立社區役制度,以取代替代役制度,藉由社區役人員的社區服務,使社區關懷照顧的質量大幅提升,讓社區中的所有人民,都能享有尊嚴的生活能力與生活品質!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