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殺女

超殺女
超殺女2

2012年8月17日 星期五

校園霸凌


213、校園霸凌 6
何謂校園霸凌現象?校園霸凌就是在校園中,所發生的學生間欺凌行為,一般而言,專指學生長時間重複的暴露在其他學生,所主導的欺負、騷擾行為、或是被鎖定為被欺負的對象,不管是在肢體上的踢打、精神上的凌虐,言語上的嘲弄威脅,關係上的排擠、在性別上、習慣上、家庭上的取笑與被惡意評論等,據統計,在學校中有超過5成以上的學生,遭受過言語霸凌,有3.6成的學生遭受過肢體欺凌,這顯示校園霸凌現象的嚴重,遠遠超過我們的想像與認知,在此,呼籲大家重視並協助勸阻校園中的學生打架、鬥毆、傷人、凌虐、挑釁等事件!
                         
校園霸凌行為可分語言霸凌、肢體霸凌、威脅霸凌、姿勢霸凌、勒索霸凌、故意忽視霸凌、排擠霸凌、挑撥霸凌、散佈謠言霸凌、電子霸凌、歧視霸凌、中傷霸凌、破壞私人物品霸凌、惡作劇霸凌、凌虐霸凌、猥褻霸凌、對同性戀者霸凌、感情糾紛霸凌與忌妒霸凌等類型,校園霸凌常發生在下課休息時間、午餐時間、老師不在場、或是老師不注意的時候,而且男生幾乎都是遭受肢體與口語暴力的欺凌,而女生則是大多遭受語言的欺凌,一般男性學生遭受到霸凌的實際狀況有,男學生如言行舉止比較文靜、或是娘娘腔的學生、單親家庭學生、殘障智障學生、體型比較弱小的學生、比較內向乖巧的學生、收入中低戶家庭學生、比較憂鬱寡歡的學生等,他們都常受到同學的欺負與歧視,而女性學生遭受到霸凌的實際狀況則有,如舉止男性化的女學生、單親家庭學生、殘障智障學生、體型比較弱小的學生、比較內向乖巧的學生、收入中低戶家庭學生、比較憂鬱寡歡的學生與有交男朋友的學生等,她們都常受到同學在言語上的取笑、忌妒或是惡意的評論!

校園霸凌事件發生時,學校卻常以被害者人縁不好、被欺負是自找的,來做為消極處理的低調藉口,這造成校園暴力事件更加惡化,而家長、老師、或是學校,也常將校園霸凌事件當作是家醜事件,以維護校譽為藉口,而不對外張揚,並把這類欺凌行為,看成是小孩成長的必經過程,而予以低調冷處理,許多校園霸凌事件的受害者指出,受到欺凌後,讓他們上課不能專心、影響成績、會出現反胃的不適症狀、不想上學、人格受損、心理異常與憂鬱,甚至會導致自殺,而且校園霸凌會對學生的成就、能力表現與學習機會,產生負面的影響,這已經侵害到學生的受教權及人格權,為了保障學生,我們決不容許校園霸凌事件的發生,我們必須提供一個無暴力、無歧視與無威脅的受教育成長環境!

校園霸凌行為的形成,剛開始是以惡作劇,來展現陽剛之氣,進而企圖掌握他人的行為,以享受自己的控制慾及掩飾心中潛藏的失落恐懼感,並將別人視為可貶抑與操縱的異己,而且會不斷藉由言語與行為,來建立自己的權威,以實現父權支配的本質,所以家長、老師、或是學校千萬不能小看,也不能放縱校園霸凌事件的發生,不要以為學生只是無聊、搞笑、或是惡作劇,而不積極的制止、導正與勸說,如此,校園霸凌將會形成習慣,被視為想當然爾的思維,而繼續惡性循環,所以我們要積極探討,欺凌者與被欺凌者的人格特質,以尋求校園霸凌事件背後,所謂的父權體系支配價值迷思!

事實上,陽剛個性、英雄主義的嚮往與家庭關懷功能的失調,都是導致校園霸凌事件的主因,很多攻擊暴力行為都是這樣形成的,我們要教導孩童更具敏感性的檢視,自我言行與周邊人際關係的模式,並在教育中提供更多的實務機會,以思索這些議題,以便隨時自我檢視省思及舉發校園霸凌事件,及早改善校園霸凌事件,並由人民經過網路說明、討論、辯論、公聽、公投等程序,以制定校園霸凌事件的矯正及輔導辦法,讓我們的孩童心中,有個尊重他人的價值觀,並有抵抗欺凌的勇氣!建議如下:

1、成立中央與地方反霸凌網站:供人民舉發與通報校園霸凌事件,經反霸凌政治師調查屬實,即將霸凌者移送人格矯正,以矯正所有霸凌者的人格!

2、建立反霸凌公論:由人民經過網路說明、討論、辯論、公聽、公投等程序來制定人民反霸凌公論,以導正、譴責與唾棄錯誤的霸凌偏差思維,並將霸凌者施予人格矯正!

3建立反霸凌認證制度:全民都要接受反霸凌認證,反霸凌認證的內容包括:何謂校園霸凌與其原因動機、如何因應校園霸凌、校園霸凌者如何矯正人格、如何通報與舉發校園霸凌事件等,讓全民都能熟悉與實地操練,以徹底杜絕校園霸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