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軍購
6
世界上沒有廉價的國防,唯有堅強壯大的國防武力,方能反制侵略,迫使敵人重新衡量勝算,而不輕易發動攻擊,以確保國家安全,在民主國家中,任何意見都應受到詳盡的討論與溝通,但對於從未搬上檯面,以進行專業、理性溝通的軍購案而言,實有違民主精神,更無視於人民生命與財產所受的威脅,而且自我防衛能力絕不能假手於人,須靠自己建構足夠的國防、心防與民防,以維護台海安全,確保台灣二千三百萬人民生命、自由與財產,由於中國的打壓與國際間的現實,全世界也只有美國能承諾與台灣的共同防禦條約,肯賣給我們防禦性的武器,所以就算武器再怎麼便宜,我們也買不到,利潤再怎麼優厚,也沒有人敢賣給台灣武器,就算我們把武器設計圖偷到手,自己做武器,頂多也是造個殼吧!
在嚴峻的國際戰略環境中,身居民主第一島鏈關鏈位置的台灣,可說是維繫亞太政經、秩序的重要防線,如無法有效提升自己的防衛武力,勢必將牽動整個國際戰略情勢的變動,所以我們需要軍購嘛!講到這個問題,其實大家也很模糊,台灣自有軍購以來,人民總是被動式的強迫接受,並付錢了事,好像在付保護費一樣,其實這早就應該做個軍購公聽辯論囉!讓全民好好了解一下,軍購的內容、內幕及價錢,否則,怎麼決定到底買不買呀!而我們的執政黨、政府官員、專家、學者及反對黨們在軍購的議題上,也都善盡呼巄的本事,來呼巄人民,這真可惡耶!要知道,假使我們要買一件衣服,也要知道該衣服的花色、尺寸、材質,穿了,合不合身、漂不漂亮、流不流行、愛人喜不喜歡、自己喜不喜歡呀!畢竟是我們要買單的!怎能瞎了眼,說買就買啦!
我們的教育體系沒有將人文科學中,所謂的去發現問題、了解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才能杜絕問題的不斷發生的邏輯觀念教給學生,所以我們的政治才充滿了濫罵、不透明及情緒化,其實,軍購這種問題與買衣服一樣簡單,是沒有對錯的,我們應該運用民主的多目標規劃理論,將固定有限的資源透過分析,運用在幾個折衷目標上,以達全民最大公約數原則下的最大利益,不是嘛!在此模擬一下分析軍購的議題:
1、要軍購的理由:有可能是為了台灣的國家安全、為了向美國示好、美國暗中強迫推銷、中美台政府官員暗中要賺回扣、改天統一後,這些軍購武器可轉賣中國,立大功一樁、日本與美國要求台灣為共同防禦一起出力、為了取得美日協防台灣的承諾,而該負擔的保護費、屈服美國的政治壓力、為了消弭美台貿易逆差、軍購武器精良價廉、好不容易美國要賣,這是一定要買的啦、買了可轉賣大撈一筆、買來嚇嚇中國、買來更新我們老舊武器設備、買來研究,以提升我們的武器製造技術等理由,我們要軍購的理由,大約就是這些囉,大家來仔細討論一番!
2、不要買的理由:可能是買了也沒有用,反正台灣大兵也不會打戰、中國強力反對台灣軍購,為了避免激怒中國、反對軍購者看人家賺回扣,忌妒眼紅而反對、可將軍購費用省下來,用在其他的社會福利與救助方面、軍購會造成中國與台灣的軍備競賽、軍購會債留子孫,造成台灣財政拮据、買的武器大多為過時淘汰武器,不實用又貴,我們不想做冤大頭等理由,我們不要軍購大約就是這些理由囉!
3、可買可不買:若軍購武器價廉物美、有選擇性、可分期付款、軍購金額我們負擔的起、有終生保固與售後服務、有折扣、有贈品、可刷卡、有現金回饋、可積點數、退佣金、可摸彩、可轉賣牟利,那軍購當然就要買囉!但亦可考慮部分自行研發生產,以提升國造武器的技術與提升就業率!
4、其實是否軍購的選項有很多,不一定要照單全收,我們可以就以上的1、2、3項,分為三邊,由專家學者來說明辯論,以挑出我們需要的軍購武器種類名單,並由人民透過說明、討論、辯論、公聽、公投等程序來議決,這才是大家都滿意的折衷方案。
這樣的過程應該皆大歡喜,我想日本、美國與中國等國,在明白這是台灣全民的公投抉擇後,假使再講一些有的沒有的,我們就告上地球聯邦法庭,以國際詐欺與恐嚇罪封他們的嘴!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