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義務教育 6
台灣的義務教育始於1910年,那時日本政府以免學費為號召,強制8至14歲的學童,入學接受義務教育, 時至1943年日本戰敗前,全台義務教育的普及率已達7成以上,那時台灣義務教育的普及率,已達文明國家之列,1946年,中華民國憲法通過,明訂人民有接受義務教育的義務,台灣於是開始接受中華民國的6年制義務教育,1968年,台灣的義務教育更延長為9年制,所以目前在台灣所指的文盲,大多是早期接受日本教育,但沒接受中華民國義務教育,而不諳中文者,近年來,學界與民間不斷有延長義務教育至12年的建言出現,說實在的,以台灣的經濟狀況,早在20年前,就應將義務教育延長至12年囉!
但現階段因各縣市的教育平均支出,都約占歲出的50%以上,而其中約7成多,是用在教育的人事費支出上面,這突顯出教育的人事費支出,耗費了大部份的教育資源,使得目前台灣教育政策的突破與進步,面臨到重大的瓶頸!所謂的教育人事費包括薪資、退休金、優退利息、教師福利等支出,這些教育支出的比例,已嚴重侵蝕了實現12年義務教育的目標,所以要達到12年義務教育,或是16年義務教育的目標,就一定要壓縮教育的人事成本,以節省人事支出來實現,如此,方能大幅提升人民義務教育的水準,以因應國際化的競爭!
現代化義務教育的目的,應是培育出人民所期待與社會所需求的現代人民,我們不需要退縮不前的死醬缸,也不需要想當然爾的愚民,我們需要人民有自我思考的新作為、需要人民是新思維的獨立個體,我們期待義務教育不是一味的填鴨、背誦記憶、鑽牛角尖與死讀書的醬缸教育,因為其所教育出來的人民,大多思考能力不足、自我表達能力頓化、畏縮不前、猶豫不決、懦弱沒主見、邏輯荒謬、想當然爾、人格異常、價值觀偏差與普遍對自己沒自信,現代化的義務教育應是培養人民能勇於面對問題、具有未來生活與工作的能力,如電腦網路技能的運用與學習、生活語言會話與閱讀、思考邏輯的訓練與推理、法律知識的認知與遵守、培養多元化的專長與技術、實務實習與運用、辯論與溝通能力、自我分析與自我改變、社會經驗的傳承與創新、正確生活習慣的養成、人格的培養與矯正、社區關懷的實踐與體驗、品格教育的培養、民主的公共事務參與等教育內容,以培養人民新時代的性格及思考能力,如此的義務教育方能有所作為,而不失義務教育的意義,所以我們的義務教育內涵也應好好檢討!建議如下:
1、改良義務教育師資制度:為節省師資開銷及隨時保有良好的師資,所以應採取師資認證制度,輔以導師制度,由認證師資取代現行的保障師資制度,認證師資每年可由家長來作評鑑與甄選,以隨時淘汰不良的師資,讓義務教育擁有最好的師資,並可免支付退休金與優退利息,以節省義務教育高額的師資成本支出,將節省下來的支出,重作教育資源的合理分配。
2、完全義務國小教育:將義務教育往前推至幼稚園,以包含大、中、小、幼幼班,完全國小分10年級,將國小與幼稚園合併,以減少家庭幼兒教育的費用支出,亦可解決目前因少子化,沒學生而減班的困境,幼稚園教育可藉由目前的國小設備及師資來支援,並整合國小與幼稚園的課程,而完全義務國小教育的教學內容更要以電腦網路技能的運用與學習、生活語言會話與閱讀、思考邏輯的訓練與推理、法律知識的認知與遵守、培養多元化的專長與技術、實務實習與運用、辯論與溝通能力、自我分析與自我改變、社會經驗的傳承與創新、正確生活習慣的養成、人格的培養與矯正、社區關懷的實踐與體驗、品格教育的培養、民主的公共事務參與等教育內容為基礎,以培養孩童正確的學習方法與人格教養,放棄一味的填鴨、背誦記憶、鑽牛角尖與死讀書的醬缸教育內容,並將艱深的數理觀念與文學造詣培養課程,放在大學教育中,要知道某些艱深的數理觀念與文學造詣,在孩童年長後,就會輕易理解,根本不需要在孩童那麼小的時候,就掩苗助長,如此,會阻礙孩童的學習潛力,而且會讓大部分的孩童喪失了學習的興趣,而自暴自棄,我們要徹底放棄菁英教育,改採從生活中去體驗與認知的激發學習教育!
3、完全義務高中教育:全面將國中與高中合併,改為完全高中,將國中與高中課程予以合併精簡加以連貫,並將完全高中分為六年級,因為目前國中與高中的課程內容重複過多,並導入替代役、社區役人員與社區志工,以取代學校的行政人員、教官與校警等人員,避免教育人力資源的重度浪費,義務完全高中的教育內涵應以認證教育為主,著重學生各種興趣的實務實習,以讓學生找到自己有興趣,而能力又可及的認證課程,如此,就可讓學生在自己的天空中優質學習!並訂出自己未來的人生方向與使命!
4、義務大學教育:在義務完全高中教育階段後,讓學生以認證與實習的方式,找到自己未來的人生方向與使命,好在義務大學教育中,著重在自己未來的人生方向與使命中,做理論與實務的結合與運用,以作縱深的成長研究與印證,培養各個領域的專才!
5、辦理社區中年網路大學義務教育:中年人脫離學校教育已久,為了讓中年人不被現代爆炸知識給淘汰,並能繼續吸收現代的新資訊及新技能,在自我重新充電後,跟上時代的腳步與重回職場,如此就彌補學習的斷層,也可讓目前台灣找不到學生的大學,找到新的學生市場,更可透過中年人力的再教育,解決因少子化及高齡化,所導致社會人力資源不足的危機,政府應速統籌社區中年網路大學義務教育,藉由網路視訊教學,強制年滿40歲的人民,接受為期2年的社區中年網路大學義務教育,將中年人的淘汰危機,轉化為中年人的人力再造轉機!
6、社區老人網路大學義務教育:老年人因年衰體邁,逐漸退出職場生活,為了讓老年人能吸收現代新資訊及新技能,以度過孤寂的老年生活,可藉由社區老人網路大學義務教育的再教育,重新充實包裝,這除可以教學相長的方式,來傳遞其成熟的人生經驗、智慧、技術與思想外,更可讓老人們填補人生知識的遺憾、尋求自己晚年的休閒樂趣與參與公共事務決策的建議,社區老人網路大學義務教育要採免費義務強制性,凡年滿60歲,就要強制入學一年,課程依自我性向調查,安排老人們想要學習的課程,而於畢業後,也可繼續選修。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