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能源 6
國際油價高漲的今天,預估在30年內,全世界的石油庫存就將消耗殆盡,跟據美國報導:目前美國約有500萬輛汽車使用E85可燃乙醇,乙醇即酒精,E85可燃乙醇是一種85%乙醇,15%汽油的混合燃料,美國通用、福特與克萊斯勒三大車廠表示,只要能方便消費者在各加油站買到E85可燃乙醇,他們就有能力大量迅速生產可燃乙醇車,由於乙醇的煉取原料為玉米、甘蔗與甜菜等植物,所以E85可燃乙醇不會排放二氧化碳,並可降低廢氣污染,但乙醇車必須配置特殊的噴油器與其他零件,方能使用可燃乙醇,在考量台灣並無石油蘊藏可開發的狀況下,實在有必要提早規劃開發新能源與節約能源,以應對未來的石油危機,至少也要能自給自足,不看人眼色!
台灣最近已在宜蘭與雲林等地,以2000公頃的休耕農地試種大豆與油菜,再以大豆與油菜去提煉柴油,預計未來一年可生產25萬公秉的生質柴油,這佔台灣全年柴油銷耗量的4%,同時也減少90萬公噸的二氧化碳排氣量,如成效良好的話,將會有30萬公頃的休耕農地併入生產,油菜在德國每年只能收成一次,而在台灣則可收成6次,台灣有此氣候與環境上的優勢,必能提升台灣的能源競爭力,政府應早日制訂能源政策,為我們日後的能源需求問題提早規劃,以免能源短缺造成我們更大的經濟傷害,建議如下:
1、發展酒精能源:酒精燃燒不會污染空氣,也不會排放二氧化碳,可說是綠色的油料,而台灣農產品的產質相當豐盛,如柑橘皮、柳丁皮、玉米、高樑、甘蔗、油菜與甘藷等農作物,皆可煉製為酒精,無論是火力發電用煤、民生用天然氣與汽機車的燃料,均可用酒精來取代,以減少燃煤、原油與天然氣之進口,所以中油、台電與台糖更應形成策略聯盟,以好好的研發酒精製程與更新設備,政府也應補助與協助農民,利用休耕農地,大規模種植酒精作物,全面以酒精能源來替代石油,以達改善農民生活、降低石化成本、減少空氣污染的能源政策。
2、發展生物柴油:利用大豆、油菜與玉米去提煉生質柴油,但其價格比一般柴油貴約20%,生物柴油產生之動力與一般柴油一樣,而且幾乎不產生硫磺廢氣,空氣污染低,並可減少引擎磨損,增加農民的收益,但汽車與機車工業則要配合大量生產柴油車,以取代使用汽油的汽機車。
3、太陽能能源:台灣的日照充足,最適合太陽能發電,應以建築法規來強制規定,新建築物的屋頂與外壁要裝置太陽能板來發電,所有的路燈與號誌燈,也都要以太陽能自行發電,尤其是政府公共設施的興建,更要加入太陽能發電設備,政府應加強太陽能板、太陽能外壁磚、太陽能室外地磚科技之研發,期以降低太陽能板的成本,據以提升太陽能板的發電效率,政府也應利用日照充足的區域,廣設太陽能發電特區,以獲取無污染的太陽能電力!
4、風力能源:以建築法規來規定,新建築物的屋頂與庭院要裝置小型風車發電設備,政府公共設施之興建,也要加入風車發電之規劃,在風力強大之特殊區域,更應大規模設風車發電特區,並加強風車發電科技研發,期以降低風車發電的成本與提升發電效率。
5、雷電發電:台灣季風對流旺盛,又多颱風雷電,可考慮在各山區制高點處,設立雷電接收器,以截取雷電能源,並可與風力發電與輸電高壓電塔混合設置,以節省設置成本。
6、研發機動車輛引擎,改以柴油,或是酒精為動力,據以節省能源,以降低污染。
7、海浪發電:研發海浪發電設備,利用海岸堤防來裝置海浪發電設備,或是將海浪發電設備裝置在氣墊船上,在近海區域以海浪沖刷來發電。
8、地熱能源:台灣地熱充沛,應研發地熱發電設備,利用導管截取地熱能源來發電。
9、海岸水庫發電:參閱格友蕭淑華海岸水庫之構想,在海岸設立海岸水庫,利用海水潮汐落差發電。
10、潮流發電系統:台灣處於黑潮與親潮兩大潮流交會處,潮流衝擊強勁,可於海底設置水渦輪機,建立大型海底潮流發電廠,利用潮流來發電。
11、氫能源:將水電解為氫與氧,研究氫氣的穩定性控制與低成本製造法,以氫氣作為火力發電的能源。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