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殺女

超殺女
超殺女2

2012年8月15日 星期三

前言


1、前言 6
我們居住的台灣,自有歷史以來,已經400年了!從沒有歷史記載的游牧史,到早期的海盜掠奪史、中期的貿易爭奪戰、後期的墾荒移民與殖民史,最後進入創造台灣奇蹟的民主社會,雖然目前台灣的國家定位尚未明確,但我們至少在不流血的狀況下,就邁入了自由民主政治,自由民主是我們的保身符,只要我們能繼續秉持著自由民主,就沒人能夠侵略我們,主宰我們,除非我們自己願意投降!大家知道嘛!台灣這400年,是由世代先民含著血淚,一步一腳印,所走過來的心酸史,這歷史是集原住民、海盜、帝國殖民者、軍人、貿易商人、墾荒移民與戰爭難民所共同寫下的心酸苦難史,我們現在所看到的秀麗農田,早期並不是這樣子的!那時候的台灣,滿山遍地都是歲月沖激的大小巨石,目前中央山脈人煙罕至的景觀,大約就是早期未開發前的景緻,你相信嘛!我們的世代祖先光搬石頭,就搬了好幾個世代,這400年歷經荷蘭、西班牙、明鄭東寧王國、大清國、台灣民主國、日本國與中華民國的統治管理迄今,期間經歷多少動盪不羈的歲月,不管環境多險惡,先祖總能安然度過,從唐景崧建立亞洲第一個民主國--台灣民主國--開始,迄今我們已能民選總統,民選總統就亞洲的封建威權而言,是非常不簡單的,在此,我們要追思台灣的過去,並展望未來,為整個亞洲及全世界寫下光輝的民主自由史!

17世紀,荷蘭人與漢人尚未登陸台灣之前,居住在台灣的人民,是屬於南島語系的族群,那時台灣因位於世界海上霸權極需爭取的戰略位置,迫使台灣提早走入了近代世界,初期,台灣除了一些零星的日本國與大明國的海盜進出台灣外,西方的海上霸權國家也開始對台灣伺機而動,1624年,荷蘭與大明國在爭奪澎湖的戰役後,開始展開議和談判,談判中,雙方立約同意;荷蘭必須放棄佔領澎湖,而大明國允許荷蘭佔領台灣這個化外之島,荷蘭遂登陸台灣南部,並積極展開了殖民貿易,1625年,西班牙登陸台灣北部,荷蘭與西班牙雙方幾經爭戰後,西班牙終被荷蘭趕走,台灣於此正式進入荷蘭政權時代。

荷蘭政權共統治台灣38年,此時台灣已成為大明國、日本國、南洋與歐洲等地的貨物集散中心,正式躍入以出口貿易為導向的海洋貿易文明,此時,荷蘭人為了應付在台灣生產米茶與蔗糖的勞工需求,遂引進了2萬名中國閩南長工,此後,漢人開始大規模登入台灣,而住在平地的平埔族,也因此開始與漢人通婚,彼此的生活、文化與血緣也開始融為一體,荷蘭時代中期,因荷蘭人的稅賦繁重,發生了郭懷一抗荷事件,此抗荷事件雖然失敗,但此後荷蘭在台的統治政權逐漸衰微不穩。

而後,在1661年,高舉反清復明的鄭成功,為了軍隊糧需及軍餉考量,大舉進兵台灣,並打敗荷蘭,開始了台灣的屯田開墾,1663年,鄭經在陳永華的輔佐下,在台灣建立了東寧王國,開始設科舉,建孔廟,並大力發展國際海上貿易,1670年英國在台灣還設立商館!而後因鄭經介入大清國的三藩之役,大清國決定殲滅心腹之患,遂派遣東寧降將施琅侵台,鄭克塽不戰而降,於1683年率東寧文武百官降清,東寧王國在此告終!

施琅取台後,當時的大清國皇帝康熙認為,台灣乃彈丸之地,得之無所加,不得,無所損,有意徙其人,而空其地,棄台灣於蠻荒,但在施琅力爭之下,勉為其難的留下台灣,這導致日後大清國的治台政策,始終採取消極的態度,視台灣為危險之地,並對移民渡台者多加限制,但中國沿海閩粵移民卻因在地的生存空間不夠,不斷的冒死偷渡,乘船湧入台灣,由於那時台灣水利灌溉設施極為缺乏,墾荒移民為了爭水灌溉,時常發生磨擦,進而集體衝突械鬥,清治200年間,一共發生60多次的大規模械鬥,死傷無數,所謂閩客互鬥,漳泉相拼就是如此,而更由於那時台灣吏制之壞,冠全大清國,賦稅之重,也倍於大清國諸省,台灣彷彿成了殖民地,所以台灣三年一小反,五年一大亂,戰亂連連,民不聊生!

直至1874年,覬覦台灣的日本國,發動了牡丹社事件,這時大清國才接受沈葆楨的建議,積極從事台灣的防務建設,1884年爆發清法戰爭,法國入侵北臺灣,大清國有感台灣戰略地位之重要,才將台灣設省,由劉銘傳擔任首任的台灣巡撫,積極推動洋務建設,此後,台灣竟成為大清國最進步的一省,1894年,大清國與日本國爆發甲午戰爭,大清國戰敗,戰後議和,竟將台灣讓給日本國,那時台灣士紳不服,推唐景松為總統,成立了亞洲第一個民主國,即台灣民主國,以抵抗日本國的接收,但終究孤軍不敵,日本正式領台。

日本國為有效殖民管理台灣,以明治維新所學到的西方科技與制度,在台灣建立了科學化組織嚴密的各級政府、司法機關、警察機構、戶政制度、地籍制度、農會系統、金融財經體系、普及教育、農田水利、鐵路公路交通、電力設施輸送系統等基本建設與制度,日本在台的經營,主要是推行其資本殖民主義政策,為了建立商品運輸交通網路,大規模的從事各種交通建設、水利生產設施與建立各種制度法令,並針對台灣人文與地理深入加以研究分析,此舉造就了後來以台灣為一體的台灣意識,日本在台灣的前20年,臺灣人民為了反抗殖民剝削,發生過20多起的武裝抗日事件,而後30年,則因世界民主潮流的影響,台灣的社運團體開始萌芽,促成了台灣知識份子主動思考台灣圖像,從此激發了台灣意識的茁壯。

1945年二戰結束,日本戰敗,中華民國國民政府奉美國的命令接管台灣,1947年,中華民國在台灣的省政府旋即因官場貪污、牽親引戚,全面壟斷經濟,導致了台灣經濟蕭條、物價暴漲、米糧欠缺、失業激增、軍隊擾民與治安惡化等原因,最後爆發了228事件,在這事件中,台灣社會菁英被屠殺殆盡,整個台灣民心潰決,日本時代的台灣意識就此崩潰,隨後,中華民國國民政府在中國內戰中被中國共產黨打敗,而流亡台灣,並在台灣建立了遷佔者政權,初期,中華民國國民政府採取高壓懷柔政策,對台灣歸順者進行安撫,而對反抗者則厲行白色恐怖,以鞏固其政權,並與美日等國利用台灣海洋貿易文化的歷史性格,以出口貿易代工業來發展經貿工商,台灣人民在刻苦耐勞的努力加工生產,賺取美日等自由世界的鉅額外匯,經過40年的生聚建設與教育普及,最後締造了台灣的電子高科技產業,促成台灣的經濟奇蹟。

撫今追昔,面對崛起的中國,台灣將何去何從!針對這問題,所有居住在台灣的人民,都要秉持著智慧與勇氣共同來解決!在台灣,我們不論出身為何,只要我們心繫台灣這塊土地,就必須為我們的下一代共同思索,以建立屬於且適合我們自己的創新民主制度,並將這400年來所歷經的新仇舊恨作一了結,希望大家重新再出發,忘卻所有的新仇舊恨,才不辜負世代先祖的寄望,在此,讓我們大家用心開始來寫,寫屬於我們自己的歷史,創立世界上獨一無二的網路公投民主制度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