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1、教學內容改革
6
教學內容改革到底是誰的責任?到底是要由誰來進行改革?教科書的內容改革,牽涉到我們的學童,未來會變成啥樣的國民!更重要的是,我們到底要藉由教育,教導出啥樣的人民素質及啥樣的人民思維!教學內容的改革,絕對不是只討論一綱一本,或是一綱多本而已,更應該討論整個社會與人民,對於未來的期待!
台灣實施教學內容改革以來,只開放民間出版社,可以自由編譯編訂教科書,而不再由國立編譯館,獨家編譯教科書而已,從此教科書的編譯,就進入了戰國時代,許多家長表示教學內容的改革越改愈糟,簡直讓人無法適應,民間出版社為了讓學童在學習上,免有遺珠之憾,現在的學童竟淪落到,要讀好幾十種教科書的命運,甚至,我們還慶幸,且懷念起過去,不用讀那麼多教科書的童年往事,這種教育改革,造成大型的民間出版社,為了利益而競相競爭的壟斷市場,而大家競編各種教科書的結果,也讓學校、家長與學生非常困擾,校方為了要決定,以哪種版本作為教科書,而頭痛不已,因為各大民間出版社為了佔有市場,無不卯足全力來推銷其版本,甚至賄賂校方人員、校長與老師,而家長與學生則只有依校方規定付錢購買的權利,甚至,在老師的特別叮嚀下,會購買數種版本,以應付考試,家長與學生為了升學目的,只好苦不堪言的,如此惡性循環下去囉!這已經喪失了教育改革原本的初衷囉!
談到教學內容改革,我們應思考,我們到底想要讓學童學到什麼?而不是將所有的知識硬塞給學童,要知道教育的本質只是啟蒙性,現在網路發達,我們只要對學童稍加啟發,學童有興趣的話,自可上網查詢資料,以求得知識,真的遇有疑惑,再請教老師,或是同學即可,大家藉由討論的方式,以求得合理的解釋,如此的教育方式,才是良性的誘導,而填鴨式的教學方法,只會教出一群毫無思考邏輯的醬缸人民,並造成菁英教育,這對一般的學童公平嘛!
教學內容改革應分為兩部分,一是社區人民所期望的,另一是全體人民所期待的,教學內容改革應分別透過社區人民與全體人民經過網路說明、討論、辯論、公聽、公投等程序,以取得大家的共識,並決定教學內容改革的內容,如此方能永續長久,並於每5年作一次通盤修正,如此,方能符合教學內容改革的真諦,以讓學童適應,並紓解資訊爆炸時代的壓力,否則,日增月累的龐大知識與資訊數量,學童又如何能消耗完畢,又如何能融會貫通,又如何能在生活中應用自如呢?改革建議如下:
1、社區人民所期望的教學內容改革:社區人民對於自己小孩,就在地的社區歷史、社區地理、社區人文、社區習俗、社區氣候、社區古蹟、社區母語、社區文字、社區環保、社區生態、社區道德規範、社區品德規範、社區法制規範、社區價值觀規範、社區藝術創作發明、社區傳統技藝、社區文學、社區倫理規範、社區關懷、社區救助、社區營造、社區公共事務管理、社區人民公論、社區服務、社區對學童生物的最低期望、社區對學童數學的最低期望、社區對學童物理的最低期望、社區對學童化學的最低期望、社區對學童各種語言的最低期望、社區對學童英文的最低期望、社區對學童法律知識的最低期望、社區對學童生活習慣的最低期望等領域,由社區人民經過網路說明、討論、辯論、公聽、公投等程序,來決議教學的內容改革,以教育出社區人民所期望的人民!
2、全體人民所期待的教學內容改革:台灣歷史、台灣地理、台灣人文、台灣習俗、台灣氣候、台灣古蹟、台灣各種母語、台灣文字、台灣環保、台灣生態、台灣道德規範、台灣品德規範、台灣法制規範、台灣價值觀規範、台灣藝術創作發明、台灣傳統技藝、台灣文學、台灣倫理規範、台灣社會關懷、台灣社會救助、台灣社會營造、台灣公共事務管理、台灣人民公論、台灣社會服務、台灣人民對學童生物的最低期望、台灣人民對學童數學的最低期望、台灣人民對學童物理的最低期望、台灣人民對學童化學的最低期望、台灣人民對學童各種語言的最低期望、台灣人民對學童英文的最低期望、台灣人民對學童各種外語的最低期望、台灣人民對學童法律知識的最低期望、台灣人民對學童邏輯論述的最低期望、台灣人民對學童生活習慣的最低期望等,由全體人民經過網路說明、討論、辯論、公聽、公投等程序,來決議教學的內容改革,以教育出人民所期望的人民!
3、人文科學的教學方式改革:以實地收集資料、上台報告、討論、辯論等方式,做為教學成果的驗收,讓學生能廣泛的親自收集相關資料、廣泛閱讀,採泛讀與生活體現並重,將閱讀回歸自然,讓學童能有自己的獨立思維,並擁有邏輯論述能力,以培養自我的生活管理能力。
4、自然科學的教學內容改革:要強調自然科學學習的實用性,採取學童的興趣及能力為主軸,以學生興趣及能力為導向,採取精讀與泛讀並重,絕不勉強學童學習沒興趣,或是能力上不及的自然科學。
5、教學內容網路認證與生活化:將人民公投決定的教學內容,予以分類分項後,以建構網路教學內容資料庫,由全民來彙編及決定人民所期待的教學內容,以符合生活實際與認證的需要,並可隨時依人民需求,由人民來修正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