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殺女

超殺女
超殺女2

2012年8月16日 星期四

家暴


89、家暴 6
在你我的生活經驗之間,許多人都見過、聽過、或是經歷過家庭暴力,但不容諱言的是,許多人會把家庭暴力看成是別人的家務事與是家庭隱私,是外人所不能、也不該干涉的,而且,在一般的經驗與認識中,人們也習慣的認為,只有一些特別不正常的人才會打老婆、小孩與老人,殊不知家暴行為有許多都是正常人所為,諸多這類似是而非的說法,是阻礙家庭暴力被當成公共議題對待的主要原因!

家暴是指對家庭成員間,實施身體,或是精神上的不法侵害行為,包括威脅、恐嚇、嘲笑、辱罵、虐待、精神恐懼、性侵害與性騷擾、控制金錢使用、傷害身體、禁止自由行動、禁止對外聯繫、禁止飲食等行為,家暴事件時有所聞,家暴事件的施暴者大多都是自己的親人,所以家暴事件應屬於家庭問題,也就是因為這樣,家暴事件常因家醜不可外揚的封建與涉及隱私觀念,而無法曝光,受害者長年累月的默默承受家暴陰影及傷痛,就這樣姑息了施暴者,而且讓施暴者逐漸習以為常與想當然爾,最終造成家暴事件永無止境的惡性循環,這多可怕呀!

家暴事件的受害者會挺身而出,出面指證家暴者的狀況非常少,而且,都是在家暴傷害情況非常嚴重、發生重大刑事案件、或是有人舉發的時候,才會引爆曝光!分析家暴事件可得知;施暴者有下列的共通性,如待業中、脾氣暴躁、有家暴前科、嗜酒成性、患精神疾病、有憂鬱症、個性易怒、自我管理能力不佳、家庭經濟狀況不好、吸毒、好賭、婚姻離異、婚姻生活不美滿、有外遇、久病未癒、無法控制情緒、分家產爭執、家庭不和諧、家庭成員複雜、生活習慣不正常、家庭利益衝突等,從這些共通性中,我們可以知道家暴事件是有徵兆的,只要能在平常多加注意與觀察,就能有效的發現家暴潛在家庭,並能有效抑止潛在家暴者繼續施暴與遏止家暴事件不斷的發生,讓受害者得以安心過日,並重建心理健康,建議如下:

1、設立家暴防治法:規定範家暴防治師可以透過前科紀錄、就醫病歷、生活習慣認證、失業給付、所得稅繳納紀錄、社區居民的通報資料、家庭婚姻狀況、家庭組成關係等資訊,從中過濾出社區家暴潛在家庭,家暴防治師應列冊管理,逐一查訪,以過濾出家暴潛在家庭,並規範家暴的行為認定標準與分類、因應措施程序與社區人民的通報責任,以作為家暴防治的基礎!

2、建立家暴防治師認證制度:由家暴防治師過濾前科紀錄、就醫病歷、生活習慣認證、失業給付、所得稅繳納紀錄、社區居民的通報資料、家庭婚姻狀況、家庭組成關係等資訊,從中過濾出社區中的家暴潛在家庭,家暴潛在家庭應列冊管理,逐一查訪,並針對社區家暴潛在家庭中的高危險群施暴者,預先做出隔離安置處分,以防止家暴的發生,並以社區關懷體系的資源,來保護家暴受害者,針對受害者給予生心理輔導與生活安置,家暴防治師針對家暴列管資料應定時追蹤,並上網公開回報,家暴防治師每年應提出家暴改善白皮書供人民參考,以爭取人民的認同,若人民不認同,下台吃自己啦!

3、成立中央與地方家暴防治通報網站:供人民舉發與通報社區家暴潛在家庭,家暴防治師接到通報,應馬上緊急查訪處理,並由人民經過網路的說明、討論、辯論、公聽、公投等程序,來制定家暴防治方案,並在中央與地方家暴防治通報網站上,公開家暴者的照片、姓名、住址與事蹟,讓大家提高警覺,隨時給予關注,並給予關懷照顧與扶助。

4、建立社區通報責任制度:規範社區人民有責任通報家暴事件,若不為通報,則採取相關連坐法,罰服社區役7天,並規定全民須強制接受家暴防治認證,以因應家暴事件的發生,並讓全民知道如何找到幫助與脫離家暴的途徑,由社區人民一起來關懷照顧家暴受害者,並以社區人民公論的力量,來制止家暴事件的發生,藉由社區人民的義務通報責任,來揭發家暴者的加害行為!

5、家暴者之處置:由家暴防治師安排家暴者在社區中服社區役,並強制家暴者矯正其人格,直至其人格補認證完成,讓家暴者學會尊重生命與體驗生命的價值。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