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殺女

超殺女
超殺女2

2012年8月16日 星期四

體罰


88、體罰 6
適時的體罰是管教,過度的體罰是虐童!體罰在台灣,是大家一項共同的集體記憶,是不打不成器的原罪觀念與理性教育實踐的迷思,體罰給學子所帶來的痛苦感、挫折感與恐懼感,只會降低學童的學習欲望,並塑造出聽話的醬缸學子,體罰是教師們以威權手段,來維護課堂上的秩序與逼迫學生能專心課業,這種教育方式只能養成乖乖服從聽話的人格特質,而無法激發起學子心中的生命顫動,更無法激發出學子的內在知識需求、自我管理能力與自我價值感,體罰的教育方式只是把學校當作是動物園,把學童當做動物來訓練,藉由懲罰,來製造學童內在不安的自卑情緒,以羞恥感來抑制人的行為,最終造成學童的人格偏差,這不但束縛學童的創造力,也阻礙了學童發展自我理性控制及獨立思考的能力,以懲罰作為馴服與維持社會秩序的歷史過程中,是以牙還牙,以眼還眼,以暴制暴的性本惡學說翻版,這可要三思呀!

目前有許多人開始注重學童的自然懲罰教育思維,逐漸推翻過去體罰的原罪論過程,這產生了以學童的行為結果,去自然糾正學童的所作所為,以培養學童自律的善良意志及主動實踐道德的勇氣,來取代威嚇式體罰,事實上,只有在互尊及互愛環境下成長的孩子,方能懂得去尊重別人,體罰是違反教育初衷的手段,即便是家長支持體罰,老師只要使用體罰的手段,就已失去了老師的愛心素養及法律的正當性,以體罰來馴服學生,其所培養出來的下一代,在其潛意識中,是充滿暴力及威權陰影的思考邏輯,這是我們想要的教育結果嘛!

台灣大人體罰小孩時有所聞,為何要體罰小孩呢?這當然有原因!父母及老師體罰小孩的出發點及動機,應該都是為了小孩好,希望小孩能虛心受教,知過能改,但處罰是否過當,卻常常造成社會爭議,我們先探討體罰原因為何?小孩太吵、太鬧、頑皮不乖,教訓一下用力過猛、小孩不是自己的,當然要狠狠的打,順便練練身體、小孩懷恨在心,說謊誣告老師、老師情緒不好,打小孩消消氣、小孩不學好,犯錯處罰、老師精神與心態有問題等,反正體罰小孩的背後,一定有許多不為人知的因素,要解決問題,一定要去了解問題,否則,無法徹底杜絕問題的再發生,你看!現在就常常有小孩及父母告老師體罰的烏龍事件發生,所以要杜絕這個問題,而又不造成父母、老師、小孩、體罰者大家的困惱與心結,且讓小孩在無任何傷害及了解被體罰的原因下,能虛心受教、知錯能改,以發揮體罰的正面效果,因為正確的體罰應要讓被體罰者知道其被體罰的原因及如何來改過,而不是一味的以威權要求來要求服從,建議如下:

1、設立體罰法:以為父母、老師、小孩、或是體罰者共同遵守,在體罰前,須由父母、老師、小孩及體罰輔導師會同協商開會,以了解需要體罰的原因及動機,假使經過討論協商後,如果大家認為真的需要體罰,則大家須立下切結書及體罰的內容,最後由體罰輔導師來執行體罰,若是誤會一場,則大家互相道歉了事,如此,體罰在大家同意下執行,必可相安無事,而體罰的方式及程度也應分類明白規範,如盡量以交互蹲跳、半蹲、罰站、伏地挺身、跑步、勞動服務、社區勞動、日行一善等人性化的方式來體罰,禁止以打耳光、打手心、凌虐、傷害小孩自尊心等傷害性的方式來體罰,讓體罰保有正面的警惕效果。

2、建立體罰輔導師認證制度:體罰輔導師接到父母、利害關係人、或是老師的體罰通報時,應立即約父母、老師、小孩會同協商開會,以了解欲體罰小孩的原因及動機,假使真的需要體罰,則大家須立下切結書,由體罰輔導師來執行體罰,若是誤會一場,則大家互相道歉了事,如此大家必無心結,體罰輔導師每年應提出體罰改善白皮書供人民參考,以爭取人民的認同,若人民不認同,下台吃自己啦!

3、成立中央與地方體罰通報網站:供父母、老師與人民通報需要體罰的相關事件,由體罰輔導師負責處理,並由人民經過網路的說明、討論、辯論、公聽、公投等程序,來制定體罰相關的規定,讓體罰成為良性的教育方式!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