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工業 6
台灣工業早期以傳統加工製造產業,創造了台灣經濟奇蹟,但在經濟奇蹟的背後,台灣也付出了許多慘痛的社會環保成本,當今為因應國際能源、水資源維護與環境生態保護的新趨勢,我們在發展工業的同時,更要重視我們的生態與環保影響,否則最終還是害了自己,所以環保工業的成本應由政府來負擔,方能讓我們的工業能有競爭力!
我們要去重新思考人民生活環境品質與外在環境影響台灣的自主能力,我們必須嘗試以生產力、外匯生產能力、環境污染指數、資源消耗指數、勞力密集度、能源消耗指數等六項指標,去勾勒出台灣現代工業的發展結構,捨棄過去獨以高經濟成長、而忽略環保生態與過度消耗能源的迷失,我們要全力發展高生產力、高外匯生產力、低環境污染指數、低資源消耗指數、低勞力密集度、低能源消耗指數的現代綠色工業,並協助產業研發新的環保科技,以發展符合上述標準的綠色工業,並結合美麗的台灣地理景觀,發展綠色觀光產業,建議如下:
1、氣墊船工業:面對四面環海的優勢地理條件,發展氣墊船,是我們的優勢,氣墊船具有低成本、低污染、高速行駛、水陸兩用、輕便、無須碼頭停靠等特性,君不見英吉利海峽的渡輪,早在1960年代,就已被氣墊船取代,目前大型氣墊船已大到可以運輸車輛、貨櫃等大型貨品機具,而其低肇事率,更是其他交通工具所無法媲美,且其停靠,無須碼頭設施,非常機動,發展氣墊船不僅可提升國防工業、海岸線安全、漁業發展、觀光娛樂外,對傳統交通運輸工業亦有非常大的助力,想想看,如同汽車工業一樣,可帶動多少中下游零件工業的發展,以我們的創新智力,必可造就一個綠色氣墊船王國。
2、直昇機工業:面對中央山脈,阻隔台灣東西部發展,廣闊山區地形,形成交通阻礙與巨額水土保持的成本壓力,最低廉、最不破壞、最有效率的山區交通工具,就是直昇機,發展直昇機工業不僅對國防安全、山區安全、林業發展有重大助益,亦對傳統運輸工業有非常大的推力,想想看,如同汽車工業一樣,可帶動多少中下游的零件工業,以我們的創新智力,必可造就一個綠色直昇機產業王國,兼具觀光休憩交通與鞏固國防安全。
3、發展綠色能源工業:發展酒精工業、太陽能工業、風力能源工業、雷電能源工業、海浪發電工業、地熱能源工業、海水落差發電工業、潮流發電工業等,以獲取低污染低成本的能源,作為工業發展的根基。
4、高科技工業:全力發展高科技半導體、影像顯示、智慧型機器人、高科技無線通訊產業、奈米、電子寵物玩具、遺傳工程等高科技電子工業,並高薪禮聘國際高科技人才來台,以建立國際化的高科技工業研發平台,來帶動我們的科技發展。
5、產學合作:擴大產學合作,結合大學各系所與企業合作,大學各系所必須增加建教實習必修學分,俾使每系所都有企業來配合實習,以培養真正符合企業所需求之人才,並創立產學創意工業研發基金,提供產學創意工業無息融資,積極利用產學合一的優勢,來研發產業科技需求。
6、設立各類工業環保特區:採區段徵收手段,成立各類工業環保特區,由政府出資集中規劃、集中做好環保處理,由政府提供現代化光纖通訊系統、供應充足的工業用水與電力、建構完善的廢水、空污、廢料處理設施,並由政府提供新世代工業的經營模式、建立自有品牌、產業整合、創意研發的現代資訊,以發揮產業群聚的最大效能。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