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殺女

超殺女
超殺女2

2012年8月16日 星期四

網路人民投票制度


155網路人民投票制度 6
公民投票的理念,是公民直接自行來決定公共領域事務的權力,這個理念會將民主的力量推展至極致,堪稱民主深化的極致指標,既然如此,為何在各國的民主制度裏,公投都是特例,而非常態呢!那是因為公投乃至於民主,不只涉及理念與原則,更是需要實際操作的制度與權力運作的條件及法則,在現實政治中,要公民直接決定各種公共議題,必然牽涉到誰來界定和陳述議題、誰來下達選項、誰來選擇時機、誰來詮釋與建構這個議題的環境與背景,以及誰來動員等執行的實務面,甚至,還要考量公投運作的昂貴成本!

在現代的政治現實中,選舉是統治者及既得利益者的禁臠,之所以如此,與其歸咎於統治者及既得利益者的主觀貪孌意圖,倒不如從政治權力中,相對於公民社會的結構優勢者著眼,所謂政治權力居於優勢者,就是在所有主權國家裏,政治權力的最高決定者,政治權力若以國民為名行事,就構成國民主權,以國會為名行事,則構成國會主權,無論名義何在,主權是最高的政治權力,但在各種政治權力優勢之下,公民投票雖是以公民為名,但卻是最典型的公民選民化,在公民投票的過程裏,公民只能面對政治權力優勢者,所規定的正反兩個選項來表示認同與否,人民至今還不能取得公民投票選項的規劃權!以讓人民公投成為公民意識直接表達的有效管道,在面對政治權力優勢者,人民要以理念來改造現實,以增加公民的參與空間及權力掌握,讓公民們積極主動的在公共領域中,主導議題的方向,進而發展公民自己的論述,讓公民社會繫於一個由充分公共討論所構成的公共意識領域!

現行的投票制度到底是以討論為基礎,還是投票為重心!政治權力優勢者有容許人民能廣泛的進行討論,以主導及決策公共事務嘛!人民要的不只是投票權,更想要在公共事務領域,進行更廣泛的討論、公聽、辯論等程序,進而主導議題與發展自主論述的權力,並取回公民投票選項的規劃權,在公民意識充分表達的進步論述中,追求民主的發展與自主,但絕對不是只在國家主義中的政治力優勢者之下,在其限制的框框內,去追求社會的發展與安定!

我們目前的政治經營型態是政黨與代議政治,即透過選舉選出代議士(所有透過選舉選出的人,都是代議士,他們就是政治權力的優勢者),來為人民領導與監督政府,並作出決策,但人民所選出的代議士,是否都能適才適任呢!目前我們的民主政治已了變質,代議士的政治服務已變成關說、黑金、特權、貪污、瀆職與圖利,甚至,變成無所不用其極的惡質政治文化,他們透過選舉毫無忌憚的做滿任期,有沒有為人民做事!又做了啥事!人民都不知道!而他們也不說!哪有身為員工,都不跟老闆股東報告,他在幹嘛呀!他們只知道維護自己的利益而已,過去因為交通不方便、資訊不發達、人民教育水準不齊、人民民主素養不夠,代議制度才在台灣實施了60年,但選舉制度根本無法選賢與能,原因很簡單,因為選舉要花很多錢,又要擁有很多人脈,這需要很多錢及勢力方能達成,所以我們選出的人,不外就是政治世家、黑道漂白者、地方派系、財團與政黨勢力者,他們選舉花了大錢,以打通人脈,那賢與能者哪能出頭啦!大家看看,台灣自有選舉以來,有人提出施政白皮書嘛!沒有就是沒有,這些候選人滿口改革,要替人民爭福利,但又改了什麼?爭了什麼?他們讓改革更加牛步化,福利及特權都進了他們口袋,這種請鬼拿藥單的選舉制度,我們還能要嘛!

人民直接執政後,由取得政治師認證的政治師來替我們彙總分析資料、做建議與執行政策,作不好,或是瀆職,馬上就換人,決不囉唆!這就像民間公司應徵人員一樣,人民要保有人事任命權與決策權,人民大老闆要求要具有政治師認證的各類政治師們,寫個履歷、看個作品,並不為過呀!作品就是10萬字施政白皮書啦,再由人民老板股東們公投決定要用誰,人民掌握所有權力,你說好不好呀!

台灣現在已進入無遠弗屆的網路世界,距離與時空已不是問題,代議政治及政黨政治是否有存在的必要,値得深思喔!我們是否可透過網路世界,讓公民們積極主動的在公共領域上,來主導議題與發展論述,發展由人民自己透過公共討論,所構成的人民公論,由人民透過網路直接立憲,透過社區主義的精神,在網路上直接執政,讓人民據以熟練管理公共事務,提升人民民主的政治涵養,將欺騙人民的代議政治、政黨政治、財團、黑金與既得利益者一舉消滅,人民要取回議決施政、人事任命、公投選項自主規劃權、監察、立法等權力,以最符合民主真諦的網路人民投票制度,來建立屬於真正民意的政治經營模式,建議如下:

1、建立各類人民施政委員會:依人民施政的需求,設立憲政、內政、教育、外交、交通、經濟、國防、司法、財政、立法、法務、衛生、醫療、行政、水資源、能源、體育、人權、媒體、工業、環保、保險、金融、農業、漁業、林業、畜牧業、社區營造、言論自由、新聞自由、稅務、工作、水利、社會問題、社會福利、社會救助、人民輿論、人民公論、人格品行、生活習慣、藝術、創作發明、智慧財產、文化、宗教、軍事、海巡、山防、電信、土地政策、人事、監督、稽核、營建、科技、整體營造、預算審計、警政、國有財產經營、網路公投、農村營造、網路經濟等各類政治經營分項,並藉此建立各類人民施政委員會,人民可依自己的專業、認證與興趣,去選擇登記與參與各類人民施政委員會,各類網路公投即依各類人民施政委員會的參加登記人數,做為網路公投投票的總人數,以網路投票為之,據以制定各種人民公論,人民公論經全民網路公投議決後,始能成為決策的前提。

2、建立各類中央與地方人民施政委員會網站:由人民選出的各類政治師來主持,選出的各類政治師並無實權,他們只負責將人民透過各類中央與地方人民施政委員會網站的建議、投書與檢舉等案件,予以分類彙總與提出各種公共議題及人民公論提議,並公告各種公共議題及人民公論提議,以舉辦各種說明會、討論會、辯論會、公聽會,據以舉辦人民公論與政策公投,而且就某一政策作各種選項的公聽公投,以得出幾種比較符合民意的選項方案,讓人民積極主動的在各公共領域上,主導議題與發展論述,實現透過公共討論領域所構成的公民意識,最後再舉辦決策性公投,而各類政治師的候選人須提出自己專長的政治師認證及白皮書,供人民參考,並在網路上公開說明其施政白皮書內容,以接受人民詢問,並與競爭對手相互辯論,最後由人民網路公投後選出適合的人選,公投選出的各類政治師們,每年應提出白皮書,並公開解釋說明,以爭取人民的認同,若人民不認同,下台吃自己啦!

3、建立網路人民投票制度:所有的網路投票選項都由人民來規劃,人民要站在政治最優勢的主導地位,藉由網路說明、討論、辯論、公聽、公投等程序,來制定各網路投票選項的內容,先形成各種人民公論,再經全民網路說明、討論、辯論、公聽、公投等程序,來制定決策,如此,方能制定出符合人民需求與期待的政策。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