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財政 6
我們的中央及地方財政已逐漸吃緊,目前我們的財政赤字約為13.5兆,由於戰爭嬰兒潮的逐漸老化,導致政府軍公教人員屆退人數大增,政府人事成本大幅增加,而社會福利預算比例又逐年加重,10年後,將是我們財政最吃緊的時候,而人口的低出生率及不婚率,更造成以後的年輕人,無法負擔這沉重的財政壓力,為了下一代,我們要審慎思量,開源節流來平衡這財政赤字,不要債留子孫,最好的辦法,就是我們要有商業經營的思維,利用既有的國有資源,來創造財源,平衡整個財政收支,其實政府擁有許多國有資產,都沒有用心經營,如何運用這些資產努力開源生財,以扭轉劣勢,是當今之務!
台灣目前已登錄的土地約有360萬公頃,而國有土地就佔了約60%,國有非公用土地以公告現值來計算,就約有3兆多新台幣的價值,這些國有公用土地就是我們生財的資源,目前這些國有土地大部份遭佔用,或是閒置無用,不然就是僅收取少許的租金,假使我們能將這些國有土地充分運用,來創造財源,財政哪會吃緊,甚至還多到大家都不用繳稅哩!
針對龐大的軍公教人員薪資及退休金支付部份,政府每年光支付軍公教人員薪資,就花了7000億,再加上退休金,就高達一兆多元,這約佔了整個總預算的七成,人事成本如此高昂,又如何有錢,去做其他的事呢!政府應以社區主義的精神,讓社區人民能夠財政自主,因為只有在地人才最了解在地的真正需求與期待,以社區剩餘人力來從事社區的公共事務管理與社區關懷的工作,以降低沉重的公務人事成本,如此,方能正本清源,大幅降低財政赤字,建議如下:
1、開源:加強國有財產的處分與管理,我們的國有財產相當多,因總登記、所得稅捐贈抵繳、遺產抵繳、贈與抵繳、捐贈、市地重劃、區段征收的原因,造成國有土地數量龐大,而政府並無有效的人力,來管理經營這些土地,其中大約有200萬公頃的國有土地閒置無用,站在商業立場來看,著實可惜,政府應將價值較高的閒置非公用土地,予以不動產證劵化公開上市,如此,政府就可在短期之內獲取好幾兆的資金,再以這些資金全面徵收所有的公共設施保留地,以創造全民的資產價值,據以提升整體的生活環境品質,如此,就可讓資金快速流通,以繁榮經濟,經濟一好,政府稅收就充裕,而我們的財政就會開始良性循環,並以增加之稅收的固定比例,轉成市地重劃與區段征收基金,改良價值較低的國有土地,繼續造產增值,以提升土地利用價值及土地稅稅基,如此,不出5年就可平衡所有的財政赤字囉!
2、節流:我們每年要支付公務人員7000億的薪資,退休金還不算,這好可怕耶!以商業經營立場來看,每年政府總預算約為一兆8千億,人事成本(含退休金)約為一億,這樣的人事成本比例,會造成國家毫無建設與社會福利可言,假使廢除公務人員制度,改採公務役認證制度,再配合工讀生公務認證制度、替代役與社區役的支援人力,這樣估算每年可節省5000億元的薪資及退休金,如此,就能發揮最大的節流效果。
3、政府要立法介入情色、搏奕、毒品與砂石等行業:將黑白兩道的非法暴利收回,加以有效管理,這些行業不僅沒繳稅,而且還壯大了黑白兩道的惡勢力,並造成嚴重的治安問題,這不僅危害了人民的身家安全,還增加了許多社會成本,政府可從這些暴利行業中取得大筆稅收,以作為教育資源、社會救濟、社會福利、全民保險與全民退休金等之用,以徹底斬斷非法暴力集團的財源,並節省維持治安的社會與司法成本。
4、政府要加速國營企業民營化,釋出所有國營企業股票,並以這些釋股收益投資中小企業,強化中小企業的財務體質,讓所有中小企業都能上櫃上市,以擴大稅基及政府資產。
5、建構政府財政收支電腦系統:將稅收所得、國有財產管理收益、各部門收支出收益、政府採購、人事薪資成本、損益、資本調度、國庫儲備金、公債發行、國營企業經營、政府投資、外匯管理等財政資料,予以電腦化公開,以締造透明公開的政府財政系統,供人民監督、建議及參考之用,以杜絕不當的政府建設、支出與投資。
6、建立土地交換制度:政府以國有重劃區非公用閒置土地與都市衰敗地區的土地所有權人進行交換土地,政府就可取得該衰敗地區所有土地,並予以全面都市更新,重新檢討都市更新區內的計劃道路寬度、公共設施、生活機能與公共運輸系統,並全面拆除該街廓內的建築物,重新建設以美化都市瞻觀,增加都市生活便利功能,加速都市發展與地方繁榮,以擴大稅基。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