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5、政策性買票 6
何謂政策性買票呢?是在未透過人民的充分說明、討論、辯論、公聽、公投等程序前,就預先制定出,不符合人民期望與社會正義原則的政策,且不斷的創造某一類型的利益,以爭取某些特定意識形態、或是既得利益者的支持,或是鞏固某些特定族群的選票,歷年來,台灣在選舉時的政策性買票,已造就了許多不公平的待遇與利益交換,讓台灣的改革之路更加艱辛,台灣目前所看到的政黨競選策略,仍依舊停留在政策性買票的階段,一到選舉期,候選人到處當散財童子,慷人民之凱,所以政策性買票就形同,以國家資源,來做為候選人及政黨,在選舉時開空頭支票賄選之用,反正,只要勝選了!就再說,再研究囉!
在選舉期間,如果資源擁有者,利用地方上的急迫性需求與期待,行相當於期約的條件政策預約,如此,就公平性價值而論,也應該給予其他的候選人,同等的機會才是公平,而資源擁有者以左手放利多,右手行壓迫式查賄的策略,莫怪人民將政策買票與賄選劃上等號,所以政策性買票是明的來,而且有難以糾舉的困難度,這些疑似買票的選舉文化,都會對選舉產生越加負面的效應,這正道盡了人民心中,在選舉卑劣文化之下的無奈!
政策性買票的辨識基準點為何?除了公平性的考量外,還要考慮其影響層面、效果及現實性,以舉債來做為政策性買票,勢必排擠經常性支出,禍延子孫,造成稅賦負擔不公與經濟愈發困頓,而過去的政策錯誤與歷史共業,也不應以另一個不公義來彌補,所以正確的作法,應是針對整體的制度面及人民所需,依立即需要的優先順位,以提出公平性的政策,並做出財政預估及影響評估,而不是隨興起舞,讓人看不出政策結構的合理解釋與公平變化!
基本上,社會福利可分為普及式的社會保險(如國民年金、全民健保等)及選擇性的社會福助(針對經濟弱勢提供各項金錢,或是福利的協助,如中低收入戶、身心障礙人士、家庭遭逢巨變等的生活津貼與補助等):
候選人及政黨在選舉時,雖然常提出通過稅費減免、老農津貼與補助、提高社會福利津貼、提供公共工程與貸款、降低教師所得稅中的教育支出免稅額度、減免中低收入戶與殘疾學生的大學學雜費、失業半年以上的勞工子女補助、青年創業貸款額度、縮短兵役期限、提高老年津貼、支持客家族群電視台的營運與發展、支持原住民族群電視台的營運與發展、發放中低收入戶與身心障礙人士每月補助津貼、提供中小企業貸款、擴大公共建設方案與提供租稅優惠、調降電價等民生服務價格等不錯的議題與政策,但候選人及政黨卻從未考量,社會資源分配要合理化,政策的形成一定要以全民福祉、長遠的立場及角度來思考,並對於過去不符時宜的福利,予以檢討修正,最後更要人民在網路上,透過充分的說明、討論、辯論、公聽、公投等程序,以爭取社會各階層與群體的支持,這樣才是成熟的政策!因為成熟的政策,不是藉由候選人及政黨在選舉時,漫天加碼進行所謂的政策性買票,以贏得亂來的勝選而來!
所以我們要禁止候選人及政黨在選舉時,進行所謂的政策性買票,候選人及政黨只能提出議題與其建議,以供人民參考、討論、辯論、公聽、公投之用,絕不能以期約的方式,來進行賄選,或是爭取選票,以避免社會資源的分配不均、壟斷、或是過度集中,並也要讓人民有辨別與拒絕政策性買票的能力,以養成大家守法、節約與尊重民主的觀念!建議如下:
1、成立中央與地方政策性買票防治網站:供人民檢舉的政策性買票內容、行為,由人民經過網路說明、討論、辯論、公聽、公投等程序,來制定政策性買票防治方法,以供社會大眾參考!
2、設立政策性買票防治師認證制度:由政策性買票防治師負責將中央與地方政策性買票防治網站上,人民所檢舉的政策性買票內容、行為,予以彙總分析,並由人民經過網路說明、討論、辯論、公聽、公投等程序,予以釐清、或是制止不當的政策性買票,政策性買票防治師要找出政策性買票的源頭,並在網路上公佈政策性買票行為者的姓名、照片、住址、事證,政策性買票防治師每年應提出政策性買票防治改善白皮書,以爭取人民的認同,若人民不認同,下台吃自己啦!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