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3、M型社會 6
嘿嘿!你是否已從中產階級淪為無產階級而不自知!而那大好的日子還會回來嘛!
全球化的趨勢已席捲台灣,造成台灣經濟與社會結構板塊的大變動,隨著企業併購案的越來越多,台灣企業已逐漸被外資收購,而大量電腦化的影響,人員被精簡的機會越來越高,這造成更多的中產階級被淘汰,而財富重新分配的結果,就是貧者越窮,富者恆富,而物價指數又逐年升高,通貨膨脹也越形嚴重,在這種情況下,假使你在生活上,有以下其中一種的情況發生,如房貸會造成個人沉重的負擔、不想結婚生子、會為子女未來的教育費用擔心,那你就要小心囉!M型社會的魔箍已隨影而來,你的好日子將永不會再回來囉!
從1985年開始的經濟浪潮,造成了今天的M型社會,1990年起,因整個經濟社會結構的改變,全球經濟已不再是,經濟學家的傳統定義方式所能解釋,而新的定義:就是要坐視自己,走向更衰敗的道路前進?還是要走向新的繁榮大道?而分歧點就是現在,過去你只要假以時日,老老實實的工作,就會得到升遷與加薪的機會,但這種狀況已經全面崩潰,中產階級必須覺悟,薪水的最高峰將在你40歲左右出現,過了40歲,升官與加薪將與你絕緣!所以我們要儘早規劃符合現實的生捱規劃,以免成為M型社會的犧牲品!
絕大多數的人會把經濟低迷的情況,視作不景氣,但目前實際的真相是,雖然股價上揚、GDP成長、房地產熱絡,但薪水卻持續縮水、物價大幅通貨膨脹,大家的生活並未好轉,為啥會這樣呢!因為在市場經濟自由的原則下,包括薪資、物價、原料等價格,都會依市場供需原則而正常化,這也造成人力資源被物化,人過了40歲,假使沒辦法隨時改變自己,以符合市場競爭的需求,那麼你很快就會被新興的人力資源所淘汰哩!
所謂M型社會是指在全球化的趨勢下,世界已被數位化,富者在數位世界中,大賺全世界的財富,但隨著資源的重新分配,中產階級卻因為自己的知足常樂及滿於現狀,而逐漸失去了競爭力,最後淪為中下階級,在這個數位新型態的社會裡,如果個人不展開自救的話,在不斷的惡性循環之下,失業率與物價將年年上揚,收入永遠跟不上物價,而整個社會對於未來,也將失去積極性,與其寄望政府解決這個問題,倒不如自我進行診斷及預防,方能盡速的改善目前的窘境,建議如下:
1、別再相信過去的社會常識與人生經驗:現在社會與消費型態的結構,隨時都在改變,政府儘管大幅降息與提升貨幣供給量,以刺激經濟,但都已沒啥功能!也不要把一切問題的解決希望,都寄望在政府身上,因為政府只會不斷製造更多的負債,所以未來只好課徵更多的稅金,以支付赤字利息,這根本無法解除所有人的痛苦,所以大家要改變自己,以求自救!
2、建立體認收支落差及學習自救的觀念與心態:很多人對於生活感到痛苦,但卻都沒付諸行動,因為他們沒法接受事實,他們雖然目前有工作能力,但經濟生活上卻非常困窘,他們試圖掩飾,自我催眠,認為自己在未來,還能東山再起,並拒絕承認自己,已經做不到的事實,這樣最後會將自己,隔離在原有的生活圈之外,最後衍生成憂鬱症!其實改變自我的關鍵,不在於變窮,而是無法接受自己收入降低的事實,這使得消費與生活圈,停留在原來的型態,這就是痛苦的來源所在,這種痛苦比窮人更苦,這會造成自我認知的失調,君不見,在惡性循環之下,卡奴的數量不斷的增加,因為挫折感越深,人就會越消極悲觀,那麼就永會遠陷入泥沼了!所以我們在面對收入減少,負擔增加時,我們就必須馬上革新自己的消費意識,讓變窮的現實,啟動我們自己的優質管理,以節儉贏回生活品質,來重新分配自己有限的資源,並重建自己的生活管理戰略!
3、克制消費:大多數的多餘消費,都是意識形態的商業廣告洗腦所造成的,我們要以租車代替買車,以租屋代替購屋,自己花時間來教導自己的小孩,把自己的失敗經驗當作活教材,來教導小孩,以磨練小孩的求生能力,省思自己生活開銷的損益表,尋求省錢而又有正面幸福效果的方法,因為我們或許無力,來改革大環境,但卻有能力來決定自己的生活方式!
4、重視微型數位創業:大家都在找出路,每個人找出路的方式,或許不一樣,但最重要的是,拋開別人為你設定的生活尺度,重新建立自我的價值觀,以生活體驗及經驗傳承,來開創自己的事業與生活,並利用數位技術,來開拓自己的人脈與事業!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