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3、生活運動 6
這幾年來,台灣人民的生活品質日益提高,飲食中攝取的營養成份,也愈來愈高,所以如果不經常運動的話,就很容易引起肥胖症,進而併發動脈硬化、高血壓、心臟冠狀動脈阻塞及糖尿病等疾病,更直接影響到個人的生活品質、健康及壽命!常運動會有減少肌肉萎縮、減緩骨質疏鬆、增加心肺活量、降低血中膽固醇、強化心臟肌肉、擴大心臟容量、增加心臟耐受力、增大心臟的最大血液輸出量、增加身體各器官,對於荷爾蒙的敏感度、增強體內的免疫力、減緩智力退化的速度、增強身體的生理持續力、增強脂肪代謝,使體型健美、降低血壓、降低基礎心搏率、降低血糖、減少罹患失智的機率、減緩動脈硬化速度、減低心肌缺氧的再發率、減輕女性經前症候群症狀、降低大腸癌發生率與延長壽命等好處,所以大家要動起來,一起來動起來吧!
50歲以下的人群,是社會結構的主要活動力量,他們的健康對於家庭與整個社會來說,是非常很重要的!但這些人白天忙完工作、事業與課業,於下班後,晚上有的要做家事,有的還要兼兼差,甚至,有人還要忙著打電動、上網聊聊天、打電話說八卦、外出去約會!所以一般人在忙完所有的事情之後,早就想放空自己,多休息,多睡覺,要叫他們去運動,那就實在是太累了!但是因工作壓力大,或是家庭生活負擔重,而長期不去運動,忽視了自己的身體健康,那麼久而久之,就會成為植物,而且長期下來,高血壓、糖尿病、心臟血管疾病、肥胖等疾病就會上身囉!而且年輕人憑著年輕力壯,就有點懶的運動,如果又熬夜的話,那很快就會老態龍鍾哩!所以以運動來抒發生活壓力,就會帶給你,無限的快樂、年輕與滿足!
正確的運動方式,應該是從小運動量、小幅度、簡單動作開始做起,讓身體機能有個適應過程,以讓身體能合理的度過疲勞期,而運動的強度也要適宜,如此,讓自己出一身汗,再回家沖個澡,稍作休息再上班,精神也會特別舒服!而中老年人則應以散步、慢跑、打太極拳等,比較舒緩的運動為主,因為強度小的運動,也能收到很好的運動效果,但要切忌空腹、飽餐後不宜運動,吃飽後,應要稍作休息,再作運動,是最好哩!在早起晨練時,最好能喝一杯蜂蜜水,或是吃幾塊小蛋糕,這樣除可提供身體必需的熱量外,也可以防止休克與暈眩的狀況發生!也千萬不要過度運動,這樣會很容易導致身體受傷與身體機能難以適應,有時還會出現嚴重的疲勞感與渾身酸痛,引起肌腱與肌肉拉傷,要小心注意喔!
每個人都要建立健康的生活模式,讓自己每天動起來!要勤做運動,運動的方式有跑步、打拳、練氣功、跳街舞、騎單車、跳韻律舞、打籃球、行快步、爬樓梯、打棒球、踢足球、打乒乓球、溜滑板車、打羽毛球、打排球、游泳、爬山、跳繩、練武術、打太極拳、跆拳道、空手道、柔道、舞蹈、做體操、練瑜珈等,這全端視個人的體力與興趣,自己去選擇啦!為了全面推廣人民習於運動,就要將運動融於生活,讓運動成為生活的一部份,要讓大家天天運動身體好,只要每天用少許時間來運動,男女老少都做得到,政府要鼓勵大家勤做運動,以提高人民對於運動的興趣,並瞭解常做運動,會有身體健康的好處!也向社會各階層廣泛傳遞運動與健康的資訊,把運動的觀念與習慣,深植人心!
政府要建立社區生活運動護照的制度,將運動融入生活,積極推廣運動社區化,讓每位人民藉由生活運動護照,來做生活運動的認證,社區人民每天都要向社區運動中心報到,選擇自己想要做的運動,並認證半個小時,而社區運動中心也須籌設適合各種年齡與體能層的運動場所、教練與設備,並做好緊急醫療救護措施,讓每位社區人民,每天都能運動半個小時以上,以鍛鍊強健的體魄,也讓社區人民透過實際的運動體驗,來認知運動對於身體的好處,並親身體驗運動的樂趣!將運動與生活相結合!讓大家永保青春美麗,又健康的人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