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殺女

超殺女
超殺女2

2012年8月19日 星期日

社區關懷責任通報


302、社區關懷責任通報 6
現代社會問題事件的存在與發生,可能來自於傳統與現代的衝突、家庭婚姻制度、家庭經濟壓力、人格與價值觀偏差、精神異常、自我封閉、藥癮、感情、親情、疾病、突發事故、天災、家暴、吸毒、酒癮與賭博等原因,而且社會問題的發生,是有跡可循的!我們只要在日常生活當中,加以仔細觀察,並以同理心,加以感受與關懷,那麼許多社會問題,就可在社區中輕易的化解,而不致於發生事情時,再來事後的悔恨與遺憾!所以勇於面對這些社會問題的起因,並予以適時的扶助與矯正,總比事後的處罰與賠償,更有正面效益,並可大幅降低整個社會,所需付出的慘痛成本!

所以社會問題事件的關懷通報責任,應該擴大到整個社會的各個角落,以社區關懷的方式,來廣泛的關懷,這是不能以處罰、獎勵、或是要求某些人的績效,就能完美達成,畢竟,在罰鍰、獎勵、脅迫的誘因結構下,所建立的預防通報體制,其缺失與漏洞,就是大家沒有用同理心,來關懷他人!目前台灣光靠社工、村里幹、村里長、醫事人員、教育人員、保育人員、警察、司法與其它執行社福業務人員,來執行社區的關懷通報,他們只是硬著頭皮執行通報,以免於受到相關的行政處罰!所以這樣的效果是不夠的,甚至是形式應付的,而大家也樂於將這責任賦予他人,自己樂得清閒、沒責任、冷漠到家,在這樣的狀況下,那麼你將可能是,下一個社會問題的受害者!

回到整體的社區關懷體系上,那些已經潛藏的社會功能失靈現象,舉報率並無助益於杜絕社會問題,因為增加舉報率的同時,可能衍生更多的非預期性發展後果!社區關懷通報責任的思維邏輯,必須面對社區體質與運作方式的殊異多樣性,畢竟,當前台灣社會的結構,已不再是有著與親緣、地域性很深的依附關係,也不全然是建築在家庭情感的基礎上,就此而言,希冀通報人扮演糾舉通報的責任,還是有其實務操作上的困難度,特別是當前都會型態的里鄰關係,早已呈現出相對性的有機連帶組合,即使不是完全的老死不相往來,但是,不甚熟稔的人身距離,在逕行通報舉措之際,總是多了一份不自在的情感與妨害隱私權的擔憂,心裡總是想著,何苦如此雞婆,何必又多此一舉呢!就此,如何讓社區關懷通報,不僅止於人的對象類別與員額規模,而更擴及延伸,成為一種超乎個體的社區集體意識,並成為一般社會成員,所共同擁有的信仰觀念與情感認知,甚至進一步,內化成為心靈結構的一部份元素,這就非常重要囉!

要做好社區關懷責任通報的工作,就要強化社區關懷責任通報的實務認證,以激發社區人民關懷社區的集體意識,並利用社區關懷通報,來篩選社會問題的高風險性家庭及個人,如低收入、單親、隔代教養、失依、植物人、家庭暴力等家庭組成結構複雜,以為適時的給予關懷訪視,協助他們獲取更多的社會資源與人力協助!另社區人民於日常生活當中,也應敏銳觀察社區中所發生的現象,如遺棄、身心虐待、危害健康與公共危險性活動、有礙身心健康、欺騙行為、身心障礙、精神異常、行乞、遊民、偏差行為與言語、剝奪與妨害教育的機會與行為、結婚、離婚、爭吵、打架、傷害、拐騙、路霸、侵占、偷竊、綁架、賭博、極須借錢、討債、倒會、失業、酗酒、事業失敗、買賣與質押兒童、強迫、引誘、容留、性騷擾、性侵害、猥褻行為、、脅迫姦淫、毒藥、毒品、麻醉藥品、刀械、槍砲、彈藥、危險物品、家暴、虐童、暴力、反社會行為與犯罪等生活週遭現象,以為通報與進行事先的社會問題防治!

建議成立社區家庭分析與通報系統,以作為各個社會問題的起因為項目,以提早做好社區關懷工作,給以扶助與矯正,徹底杜絕社會問題!這需要結合社區人民,以建立社區關懷制度與體系,以社區人力,來受理高風險性家庭的通報、轉介與訪視工作,並建構高風險性家庭的篩選與轉介處遇機制,在平常就要做好社區關懷的工作,讓社會問題在起頭時,就能處理化解掉!如:社區醫院在嬰幼兒施打疫苗、或是人民就醫時,就要關懷嬰幼兒身心的發展狀況,並評估人民的家庭狀況,以篩選高風險性家庭,並適時予以關懷訪視;社區警政人員在戶口查察與巡邏時;社區就業服務中心在做失業輔導時;社區照顧輔導系統在做低收入、單親、隔代教養、失依、植物人、精神異常、家庭暴力、性騷擾、性侵害、猥褻行為、遊民與乞丐等個案的輔導安置時,就應篩選高風險家庭,並結合社區人民,就高風險家庭進行關懷訪視與評估,並視個案狀況及需求,提供家庭處遇服務、轉介與其他必要協助,以落實社區互助的理念!

在提升社區人民,對於社區問題的認知與責任時,應就社區問題個案,加以隱名,將之做為防治、宣導與認證的教材,以增加社區人民,對於社會問題的觀察與分析敏銳度、辨識能力、責任通報觀念與熱心參與力,並由社區人民施政委員會,統籌社區資源與各社區系統,投入社區役、社區志工、社區醫院、社區軍隊、社區關懷照顧系統等人員,傾全力來防患未然!如此,整個社區就能合諧的降低社會問題的再發生囉!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