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殺女

超殺女
超殺女2

2012年8月19日 星期日

群眾災害與事故


301、群眾災害與事故 6
人潮洶湧的購物中心、嘉年華會、演唱會、球賽、政治性演講、遊行等場合,常常會發生人擠人的現象,而遇到緊急突發狀況,更會讓人群不知所措,驚動四竄,造成人擠人、人踩人的意外慘狀!近年來,人群的大量集中、或是群眾擁擠,而發生的災害與事故,是經常發生的!這種現象應視為大家共同的生活經驗,政府應建構一套完整的災害防救組織系統,在平常生活中就要多宣導,在行動中要多實際操作認證,讓人民有所認知與身體體驗,以因應突發而來的群眾災害與事故!

英美等先進國家早已就此,投入了相當多的經費和人力,以防止與控制群眾擁擠的潛在安全危害,他們研發了群眾安全危害評估方法,以評估危害群眾的災害類型,並建立危害分析的評估基準,目前,對於群眾安全管理的工具與策略中,亦發展出所謂的群眾動力學技術,該技術主要是應用於公共建築物與公眾設施,並可以做大量人群移動的安全管理確認與有效評估,據以提升群眾的危機管理與緊急應變規劃,並可探討群眾的應變經驗行為、群眾災害之類型與案例、群眾意外事故防範模型、大型活動之群眾安全管理、集會場所之群眾安全管理等理論,而群眾的類型,大致上可歸類為:自然的群眾與心理上的群眾等兩種主要類型;自然的群眾,通常係指群眾沒有顯著的集體行為,其沒有共同的目的,如大型的購物中心,或是嘉年華會等場合中的人群,而心理上的群眾,係指一群對於共同的事物,具有相同的興趣與刺激反應,例如球賽、政治性演講、遊行等場合的人群。

有關群眾行為的探討,我們常會交互的使用群眾管理與群眾控制的觀念;群眾管理係指有系統規劃監督,人們依序的移動和集合,其主要目的,是評估人們使用空間的優先處置能力,而群眾管理評估的目標,還包括人們空間的佔有程度、出入口動線的適當性、門票的販售與查核方式、活動與群眾行為的型態等,另外,根據一些群眾管理研究報告顯示,大部分的重大的群眾意外事件,大多能藉由簡單的群眾管理策略來予以防範,而群眾控制係指群集行為的限制與限定,也可說是群眾管理計畫的一部份,或是非計畫內的群眾問題反應,通常群眾在最大密度時,其所能承受的臨界群眾密度,常會促使個體群眾失控,進而引起迅速的群集運動,通常群眾聚集的場所,如果每平方公尺達到7人以上時,群眾會形成類似流體的不規則群體,而其衝擊波所形成的力量,會沿著群體運動,將人們頂高,並且能向前推進3公尺以上,當然也會有人們,亢奮到脫掉鞋子、或是脫衣服的舉動,最後會造成呼吸困難等現象!

以往發生在大型集會場所、或是大型活動中,所發生的諸多群眾意外事件,於事後,雖然都能對群眾的潛在致死原因,加以描述,但對於諸多的發生變數,仍然無法確切的掌握分析,通常較小的群眾意外事件,會致使群眾發生跌倒與其他輕微的意外事故,如防空壕中的人數過多、參加送葬過程的群眾太多,而發生群眾的推擠、運動比賽的入場與散場的推擠、突發狀況所引起的群眾騷動與鼓譟、宗教朝聖者在朝聖途中的互相推擠等,在沒有作好進與出的流量管控下,就會造成意外事故的發生!群眾的群集力量,在達到一定的程度後,幾乎是很難去抵抗、或是控制的,實際上,造成群眾死亡的原因,通常為壓縮性的窒息、或是悶死,而非被踐踏而死!

針對群眾災害與事故的預防,建議如下:

1、成立群眾管理中心:提供廣泛與正確的群眾行動資訊,給群眾管理者,諸如集會場所的設施、群眾的容量、是否有類似活動的群眾資料、群眾的潛在行為、群眾管理者與群眾的溝通管道、群眾進出動線與時間管理、緊急救難應變等,此外,群眾管理中心亦應主動溝通協調活動場所的人員、當地警察與消防隊、鄰近的緊急醫療單位、新聞媒體等相關單位,以作事前的講習、協調與任務演練!

2、注重群眾聚集場所的硬體規劃:各種建築結構的特性與群眾的身體活動空間,通常會被建築師與工程師所忽視,所以建築物裡的群眾動線規劃良否,關係到是否會造成群眾的擁塞,而形成所謂群眾動線的壓力點(如護欄前、下樓處、升降機、或是電扶梯搭乘處等地方),另外,建築物的光線及通訊的電源,也必須要有備用,以防止因建築物的突然斷電,而造成群眾的恐慌,災難發生時,若再加上無法使用通訊廣播,來宣導緊急應變措施,就會造成更大的群眾推擠危害,而集會場所的提早開放進場和延遲關閉,也可以延長意外事故的承受時間!並檢討改善集會場所,是否可能,會導致過度的擁擠與意外災害發生的地方,如群眾聚集場所中,陡峭的坡度、死巷、或是門被反鎖的前方、多處通路變成單一通路處、凹凸不平與平滑的樓板、多數群眾的動線匯集處、群眾大量聚集處、人群中有會移動的注意焦點等,以徹底排除所有會發生人擠人的變數!

3、建立務實的群眾聚集管理計畫:大型活動因參與的人員眾多、場地廣闊,要安全管理殊屬不易,所以應著重於事前之規劃、狀況因應對策之擬定,並預行模擬演練,以期防止事故於未然,群眾意外災害與事故的發生,大多因未管制場地的容納人數、未事前勘查場地、未能有效疏散人員與管制交通、大型活動也常因大量群眾於同一時間,出入於同一空間,緊急應變措施不足、緊急救難措施不完備、未能事先考量天候因素、未能掌握緊急突發狀況等現象,最後導致過多的人潮與不良的群眾安全管理措施,繼而發生群眾失控、推擠的混亂場面,導致推擠傷、窒息、或是死亡等意外事故,這樣的狀況,更會讓會場中的其他群眾,產生更大的焦慮不安與壓力!另外,則須對於群眾災害與事故事件,做到仔細的研判、決策呈報、通報、諮詢、指揮救災、突發狀況的因應、協商改善、支援、疏散、救災完成、狀況解除等程序,做出標準流程,以玆因應,並對於高風險性的毒氣外洩、火災、氣爆、煙火施放、騷動、恐怖行動、示威遊行、地震、天災等災害的突然發生,做出標準因應程序與系統化處理,並建置災害預防資料庫系統,以建立過去所發生的案例與因應方法,以為不時之需之參考!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