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1、碳權 6
國際京都議定書自2005年2月16日起,開始生效,其目標是將大氣中的溫室氣體含量,穩定在一個適當的水準之內,進而防止氣候的劇烈改變,漸低對於人類的傷害,參與議定國必須在2008到2012年間,將自己本國所造成地球暖化的溫室氣體排放量,降低至1990年的排放標準,也就是減少5%的溫室氣體排放量,雖然京都議定書的目的,在控制所有簽署國的溫室氣體總排放量,但如何達成目標,各簽署國則有極大的彈性與方法可以去達成,也因此為溫室氣體排放權的交易市場,開創了無限商機,由於京都議定書的效應逐漸發酵,現在已經帶動了國際碳權交易市場的興起與發展,隨著碳權交易市場的架構愈來愈成熟,其交易金額也愈來愈龐大,碳權交易市場不僅牽動了各國,尤其是已開發國家,對於二氧化碳氣體排放量的嚴格管制,氣體排放權的出售價值,也讓許多新興國家賺取了極大的利益,甚至,也為許多新興國家的生態改善,帶來了轉機!
而向來站在市場前鋒、對市場獲利機會,極為敏感的避險基金經理人,更是沒錯過這個良機,近來有愈來愈多的綠色避險基金成立,其中更有不少基金,鎖定了碳權交易,而且更以碳權收益,作為基金的主要獲利來源,如俄羅斯,就是一個各國效法的例子,俄羅斯於1990年以來,其經濟曾一度萎縮,所以目前的溫室氣體排放量,較1990年減少了近32%,因此,俄羅斯可以將多餘的排放量配額,出售給需要達到溫室氣體排放標準的國家,根據估算,俄羅斯在2012年之前,將可以透過出售溫室氣體的排放權,而獲利200億美元,這將對俄羅斯的國家財政收入,帶來非常大的貢獻!
在全球環保意識高漲之下,減碳也能成為新興的投資商品,這將透過技術仲介,來引進已開發國家的減碳技術,以協助廠商進行減碳工程,而減下來的碳權,將轉往國際碳權交易市場,去進行交易,所以想要降低二氧化碳可排放額度的國家、或是產業,將可以透過三種方式,來購買二氧化碳的可排放額度:
1、透過金融交易市場購買:如歐盟的氣體排放交易結構計畫。
2、在清潔發展機制的架構下,購買Non-Annex I國家所執行的排放氣體減量計畫,因為Non-An-nex I國家所執行的排放氣體減量計畫,能收到二氧化碳可排放的額度。
3、向執行聯合執行計畫的經濟體,或是國家購買,通常這些國家為前蘇聯國家,或是東歐等國。
碳權交易市場的成長非常快速,目前全球共有四個主要的碳權排放交易所,其中最具規模的是歐盟氣體排放交易計劃,同時也是全球最大的跨國溫室氣體排放權交易計畫,其每一個加入的國家,都必須提交國家配置計畫,以說明各國電力廠及工廠的溫室氣體排放量上限,並且經由歐盟批准,歐盟氣體排放交易計劃,也是目前全球唯一具有強制力的碳權交易計畫,這已成為碳權交易市場的靈魂角色!
而由世界銀行所主辦,每年在德國柯隆,所舉辦的二氧化碳展覽,也已成為碳權交易的新興平臺,二氧化碳展覽已受國際矚目,來自各國的政府官員、企業領袖、國際機構代表與專研碳權交易市場的學者、專家們,每年都會匯集至此,以研擬未來世界碳權交易市場的發展方向,並商討可行性的交易機會,這樣的二氧化碳展覽包含了,超過10億歐元的溫室氣體減量計畫基金金額,這也吸引了許多投資顧問公司、跨國銀行、法律諮詢公司、金融服務公司、專案管理公司前往參展,所以參展國家都會在此發表,他們所設定的溫室氣體排放減量計畫,以供大家參考與學習研究!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