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5、交通安全 6
大多數的交通事故,都是因為人為疏忽所造成的,所以台灣應從教育體系中,推動交通安全教育與實地操作認證,以形成人民共同的交通安全意識,並以身體力行,注意各個小細節,而不是著重在監理單位考車輛駕照及違反交通安全時,舉辦形式上的考照考試與交通安全講習,交通事故的發生,有燈光、地形、氣候、路況、車輛機械故障、駕駛人因素等原因,其中最主要的肇事原因就是駕駛人個人因素,如駕駛人的情緒、酒駕、視線、違反交通安全、疏忽與突發狀況的臨機應變能力等,另外,道路系統的安全規劃與交通號誌的設立處是否得當,亦是交通安全的重要保證!
交通事故有95%以上,是駕駛人違規與疏忽所致,這幾年來,每年因車禍,或是交通安全事故,而傷亡的人數,因政府用法令規範了騎機車必須戴安全帽、對酒駕者須處以刑事及罰款重罰、開車繫安全帶等規定,已使得交通安全傷亡的人數,大幅減少了三分之二以上,但車禍及交通安全事故還是每天在威脅著我們,多少生命及家庭因此受害,這是因為我們沒有針對各個車禍及交通安全事故的分析,並找出各個發生原因,予以徹底排除,就這樣,讓交通安全事故每天不斷的重演發生,要杜絕交通安全事故,我們除了要讓行人與車輛駕駛人認知道德行為外,並要針對所有交通號誌、車流量、人車分道、行駛方向規定、道路系統、行駛速度、機汽車分道、停車位規劃、人行道、單行道、單車道、交通安全規則、車輛機械故障排除等交通安全事故因素,隨時做整體的修正改善,並將影響交通安全所有軟硬體變數列冊編號,將問題通通過濾出來,加以檢討改善,如此方能達到零交通安全事故與零傷亡的交通安全標準,建議如下:
1、成立中央與地方交通安全改善網站:供人民上網檢舉、通報與投訴危害交通安全之人事物,交通安全管理師應將這些案件彙總分析,指揮交通安全改善大隊去做整體的規劃改善,並由人民經過網路說明、討論、辯論、公聽、公投等程序,以制定交通安全政策,並做改善追蹤。
2、設立交通安全改善大隊:由交通安全改善大隊負責改善所有交通事故現場的軟硬體設備,如交通號誌、車流量控管、行駛方向規定、道路系統、行駛速度、機汽車分道、停車位規劃、人行道、單行道、單車道、警示牌等,並予以編號造冊列管,交通安全改善大隊須向交通安全管理師回報改善結果,以避免在同一交通事故地點,因相同原因,而不斷的發生車禍,或是交通安全事故。
3、建立交通安全管理師認證制度:交通安全管理師必須針對每一交通事故及車禍加以素質分析,以找出所有導致交通事故及車禍的原因,並指揮、監督、追蹤與驗收交通安全改善大隊的所有改善結果,並針對所有事故原因一一改善,以杜絕交通事故的一再發生,交通安全管理師需統計分析所有車禍案件的發生原因,負責各區的交通安全督導及改善,同一地點不斷發生車禍及交通安全事故,那交通安全管理師就要倒大霉了!交通安全管理師每年應提出交通安全管理改善白皮書,以爭取人民的認同,若人民不認同,下台吃自己啦!
4、建立交通安全點數認證制度:人民必須接受交通安全認證,以讓人民了解交通安全的重要性及臨場應變能力,交通安全認證點數制度的內容,是將人民所必須知道熟悉的交通安全知識,分類分項來實地操作認證,如:交通安全法規的認知、各種交通安全突發狀況之處置、車輛駕駛人與行人的道德行為認知、事故善後處理、駕駛須知、道安知識與簡易車輛機械故障排除等實地操作認證,人民須依項取得交通安全認證,方能聲請駕駛執照認證,駕駛人若肇事,則需重新取得交通安全認證,並罰服社會役,以茲處罰,以徹底確保大家的生命財產。
5、設立交通安全資料庫:由交通安全改善大隊負責改善所有交通事故現場的軟硬體設備,如交通號誌、車流量控管、行駛方向規定、道路系統、行駛速度、機汽車分道、停車位規劃、人行道、單行道、單車道、警示牌、交通安全事件等,並予以分類編號造冊列管,並將之鍵入交通安全資料庫中,由交通安全管理師作交通安全改善的分析改善與事後追蹤,避免在同一交通事故地點,因相同原因,而不斷的發生車禍,或是交通安全事故!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