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殺女

超殺女
超殺女2

2012年8月16日 星期四

遊民


86、遊民 6
遊民是現代社會都市化的產物,所以遊民問題能夠直接反應出整個社會與都市問題的徵兆,目前台灣的遊民問題不全因是高失業率所致,大部分都出在社會福利體系、家庭功能與法令制度面的不健全,目前很多的法令及福利不能適時的照顧精神病患、低收入者、家庭問題的受害者、產業外移失業的勞工與身心障礙者,導致他們成為了遊民,絕望的流落街頭,而都市更新與道路闢建,更讓許多貧困的拆除戶,流落在外,這都是造成今日遊民問題的主因,甚至,大家普遍對於遊民存在著,不敢勇於面對的冷漠,這更使得遊民問題一直沒辦法獲得妥善的解決!而警察對遊民問題也相當頭痛,因為無法可管,所以怎麼趕,也趕不走,怎麼勸,也勸不聽,頂多是趕個意思意思,交代一下而已,這要如何徹底解決遊民這問題呢!

遊民的境遇並非一蹴即成,這可是困頓生活的漫漫累積,遊民在變成遊民之前,也是正常的工作與生活著,但當個人開始經歷就業的不順、或是生意生敗、或是家庭婚變、或是染上毒癮、酒癮、賭癮、或是外遇、或是染上精神疾病後,原本不甚親近的家人關係就逐漸趨冷,在家庭資源用盡,家庭關係崩潰後,個人也開始經歷不穩定的生活,剛開始可能為了償債,而賣掉自己的房屋,有時會借住親友住處,或是因為付不出房租,而不斷的搬遷,最終山窮水盡,就開始露宿街頭,最後,由於長久居住在不適人居的街頭環境中,又長期不定時的進食、或是吃不衛生的飲食、閒來群聚的喝悶酒,個人的身心健康就會出現問題,而出現各種身心疾病,在無法自由走動、或是在身心頹廢的狀況下,最後就進進出出收容所養病,等病情穩定後,再返回街上生活,直到有一天生命耗盡為止!

在人們失去了生存的目標與希望後,就會變成迷失自我的靈魂,這時就只能苟延殘喘的活著,這就是遊民最悲慘的情境!台灣現在的遊民何其多,目前就有數萬之眾,遊民平常大多懶散、頹廢、做事不積極、啥都不在乎、骯髒、自我管理不佳、憂鬱,而且會變成遊民的人,不外乎自尊心遭受到嚴重打擊、被遺棄、因家暴離家出走、身心障礙迷路走失、被不肖子女放生、無子女奉養、年老無法工作養活自己、年輕時匪類,放妻離子,吃老老孤俈、財產被人騙光光而流落街頭、中老年失業生活無著落、高不成低不就的求職邊緣人、心理有障礙、破產走投無路、是更生人被社會排斥,找不到工作、懶惰不找工作、生活奢侈敗光家產、弱智、精神異常、孤苦無依無靠、吸毒、身心障礙等原因,這些遊民也因為無啥所得,付不起房租,所以就住在公園、車站、地下道、騎樓、寺廟、廢棄的房屋等地方,也因為沒有洗澡地方及廁所,所以他們居住的衛生條件一直很差,遊民們身上大多有發臭生蟲、冬天時還受寒受凍、沿街乞討、有一餐沒一餐的、飲食不衛生、敝履襤衫、精神異常消極等狀況,更慘的是,有些遊民還被不肖份子抓去摘除器官移植賺錢、給予保險,再予以殺害,以賺取保險金、或是被利誘去當不法的人頭與待罪替死鬼!

雖然台灣目前有許多可以幫助失業者的社會福利制度與社會福利機構,但都有救助的門檻與經費限制(如收容所替遊民負擔的生活費、醫藥費的限制),而這些流浪街頭的遊民,不僅造成治安上的問題,且因其罹患慢性病與傳染病的比例極高,易形成疾病衛生防治上的死角,所以遊民問題會對都會景觀、衛生防疫、治安、人權與人性尊嚴,造成嚴重的衝擊!要解決遊民問題,牽涉到家庭功能、家庭互動、家庭衝突、社會福利制度、勞動市場與就業結構制度的領域,這需要由人民經過說明、討論、辯論、公聽、公投等程序,以制定改革政策!建議如下:

1、立遊民法:立遊民法以規範遊民的管理及安置措施,由遊民輔導師專職負責遊民問題,以為收容安養,禁止遊民到處閒蕩,或是違法居住,並針對遊民的形成原因與現況分類,以進行與追蹤各種心理復建、醫療保健、衛生防疫、就業輔導、安養處置、社會救濟、學術研究等救助輔導工作,以減少遊民的形成。

2、建立遊民輔導師認證制度:遊民輔導師接到中央與地方遊民通報網站上,人民通報的遊民行蹤後,應彙總列管造冊,前往查訪,以暸解每個遊民本身的家庭環境、經濟、身體、精神狀況與形成由民的原因,並輔導遊民結束遊民生活,並配合戶政人員協尋其家人,若其家人不願意接納,則強制分類收容安置,藉以調養身心,並安排在社區遊民安養之家中、或是社區關懷體系中工作,直至其能適應正常的社會生活為止,遊民輔導師針對遊民列管資料應定時追蹤回報,以保障遊民的人身安全,避免遊民遭受不肖份子的利用與迫害虐待,遊民輔導師每年應提出遊民改善白皮書供人民參考,以爭取人民的認同,若人民不認同,下台吃自己啦!

 3、成立中央與地方遊民通報網站:供人民舉發與通報遊民的行蹤與狀況,並由遊民輔導師將游民資料彙總列管造冊,並前往實地查訪,依遊民狀況予以分類,強制在社區安養之家收容安養,並暸解遊民的狀況,輔導遊民結束遊民生活,人民並可藉由中央與地方遊民通報網站來進行說明、討論、辯論、公聽、公投等程序,以制訂遊民管理與安置政策。

4、設立社區安養之家:結合社區關懷體系,設立社區安養之家,以為強制收容與安置遊民,並輔以社區工作、調養身心、安養衛生、就業專長訓練與生心理輔導,並讓有意願的遊民接受職業訓練,若因年老體力差,亦可安排在社區從事打掃、清潔、社區夜間巡守、資源回收等輕鬆工作,採取以工代賑方式,幫忙其賺取生活費,或是安排其投入社區關懷體系的社區關懷工作,藉由社區關懷體系,以重建其自我的尊嚴與價值,以為回歸社會做準備!

5、建立遊民資料庫:由遊民輔導師建立遊民資料庫,以長期追蹤遊民的基本資料、現況、生心理分析輔導與接受所有扶助的紀錄,並可以運用其資料分析結果來修正與制定政策。

6、降低失業率:失業太久是個人成為遊民最主要的因素,協助就業也是遊民們一致的殷切盼望,政府應致力於增加社區關懷工作,以提供遊民中期性的就業機會,不致使遊民成為台灣經濟發展下的憾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