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殺女

超殺女
超殺女2

2012年8月20日 星期一

人格教育與矯正


366、人格教育與矯正 6
人格是一切社會關係、行為與價值認知的總和,人格的本質是,人在社會上的特質,因為人是社會性、現實性、生活實踐性的動物,不管個人在主觀上,如何去超脫各種關係,但他仍是這些關係的產物,所以要正確的認識個體人格,就應該按照他們的社會特質,去仔細觀察與彙總分析,而對於人格的概念,則應該從社會的整體性去掌握,並根據每一個人的行為、言談與生活習慣,去判斷、分析其中的差異與偏差性!

有怎樣的人格,就有怎樣的人生形象與人生價值,這就是所謂,做什麼樣的人與怎樣做人的問題,由於每個人都有其慣常的思惟模式、性格模式與行為模式,所以每個人的人格,都是獨特唯一的,而且,人格還存在著某種階級性,會形成物與類聚的相互影響模式!依人的生理需求來說,雖然人與禽獸並無差異,但隱藏在人內心中的智慧與理性,卻是善念的,而後天的環境誘惑與教育功能失調,卻常將這善念給蒙蔽,所以環境與教育,對於一個人的人格形成,具有決定性的影響力!

因為人在道德人格上,會受到社會性與階級性的約制,並會產生自私自利、先公後私與公而忘私等三種層次,並繼而依此,產生各種的心理人格、智慧人格與審美人格,人在受到負面的環境影響之前,都嘛維持著天真無邪及與生俱來的善念,但人在不好的環境待久了,就會因為自私自利的關係,而染上不好的習性,而且其待越久,其所染上的惡習,就越難矯正,所以我們需藉由教育與社區關懷工作,趁早來矯正與導正人格,把被邪惡蒙蔽的善念,給引導出來,讓其人格趨向善的一面!

如果一個人受到了,外在惡劣環境的影響與誘惑,而做了壞事,這並不是出自於其本性,而是他缺乏適當的教化,以維繫他原有的善念,為了讓人不要受到,不良環境的影響,並能及早糾正人的惡性,以培養行為端莊、舉止得宜、辨明是非、恭敬、惻隱、羞恥的心、理性應對、言語謙善、富同情心、關懷心、正義感、民主精神、守法、誠實,不說謊、言而有信與良好生活習慣的完善人格,進而以社區關懷、社區工作、藝術與音樂,做為矯正感化的手段,如此,就能達到人格教育的效果!

人格形成之初,是始於家庭!當今現代家庭因離婚與分居者急劇增加,這加速了家庭制度的崩潰與家庭關懷照料功能的失調,家庭的破碎與家庭功能的失調,造成了許多人的人格偏差與異常,最後引發了各種社會亂象,所以為了撫平這些造成人格偏差與異常的缺口,實應強化社區力量,以彌補家庭教育功能上的不足,以往的教育、社會、家庭與政府,都對於人格偏差與異常者,採取冷漠、諷刺與任其自生自滅的不作為心態,這種作法與心態,將使得這群遭受家庭社會,冷漠、排斥、唾棄、遺忘的人格缺陷者,讓我們付出最慘痛的代價,而且,甚至是無法挽回的遺憾!

因為我們的冷漠、事不關己與不在乎,會使得所有的人格偏差與異常者,成為各種社會問題的製造者,但假使,我們能適時的將人格偏差與異常者,給以妥切的社區關懷、教化與矯正,並提供必要的協助與關懷,這樣會比大家在事後,對之責難、內心深感遺憾與對之採取刑罰,會來的更有效用!經研究,人格偏差與異常者,在其言語、行為與情緒上,會反映出缺乏同理心與社群福祉觀的傾向,所以站在個體心理學來思量,唯有分析他們的童年生活經歷,以了解其人格偏差與異常的肇因,並針對該肇因,讓他們在社區中重新學習與實地體驗,其所迷惑的生活態度與價值觀,方能協助他們與他人、家庭與社會重新面對與融合!

而社區關懷體系也應在家庭、社區與學校的生活中,提供更完整、更實地的關懷協助與人格矯治計畫,以推動社區各種偏差行為與價值觀的矯正認證,從社區人民的各種生活習慣、言行舉止、異常通報責任、價值觀、邏輯思維等日常生活認證過程中,來進行矯正與治療,並以社區的共同關懷、教化與實地體現社區關懷工作,來取代刑罰、遺棄與隔離,以積極進取的態度,來面對、感化與挽救人格偏差與異常者,並助其人格能自我健全成長,調整其生活成長環境,以矯治其性格與內涵,如此,就能落實從預防、治療到康復的人格矯正目標,並能杜絕所有的社會亂象!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