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8、政戰體系 6
台灣的政戰制度,始於中國國民革命軍於中國黃埔建軍時,其仿效蘇聯紅軍政治指導員的體制,中國國民政府於1949年,退守台灣後,蔣介石提出了三分軍事,七分政治的作戰原則,後來更委派蔣經國,創立了政工幹校,其後易名為政治作戰學校,這就是台灣的政戰體系起源,政戰人員在軍中負責組織、政訓、監察、保防、民事、宣傳等工作,在早期確實是有,控制部隊思想,監視部隊行為的作用,不過隨著時代的演進,許多過去一些恐怖平衡的功能,也逐漸消失了!政戰業務分為六大項目,為組織、政訓、監察、保防、民事與宣傳,通常簡稱為政一、至政六,而師級以下的單位,業務合併只有為政一、至政四,在政戰業務中,真正會讓人覺得,是抓耙子的,其實就是監察和保防業務!
過去政戰系統因擁有監察權,所以在部隊中,才得以用主管之姿,與作戰系統的主官,維持互助與抗衡的平行位階,在台灣當過兵的人都知道,讓政戰人員神氣十足的地方,就是他們擁有監控官兵、行政調查、防間防諜、反情報督導的軍紀監察與保防安全的職權,也因為這項工作,常慣用特務與刑訊逼供等手段,所以讓部隊的官兵又怕、又恨!政戰系統最基層的政戰軍官,就是連隊輔導長,從前無論是暑期大專成功嶺集訓、新兵入伍訓練,還是下部隊,大家都會聽到連隊直屬長官暗中所說的話:一旦戰事發生,他們第一槍要打的人,絕對不是敵人,而是連隊的輔導長!但基於反共戰爭,政戰系統直接承擔著,心戰與反心戰的任務,政戰人員為增強部隊的憂患意識,強化部隊的心理防線,政戰系統對於保衛台灣與抵抗共產黨的侵略,還是有其歷史上的貢獻!
政戰人員在連隊上的角色,本應協助連隊長維護部隊的安全,進而鼓舞部隊官兵的士氣,整飭部隊的紀律,未料因久訓不戰,再加上部份政戰成員,因個人觀念偏差,常與主官爭功奪利,加上其身份敏感,作法偏執,也常以情報的手段,對付同袍,此舉常常引起官兵的不滿,許多政戰人員更利用政治戰士與防諜戰士,以挖掘官兵的弊端與隱私,向上級邀功,以獲得自己官位的晉升,所以連隊官兵都視政戰人員為抓耙仔,並避鬼神而遠之,而政戰人員一旦轉任為學校的軍訓教官,也都帶著軍中政戰角色的偏差作為與觀念,他們運用佈建與情報的手段,造成學校師生內心的恐懼與人格上的傷害!
現今,台灣因兩岸情勢已有所改變,但全體國軍更應建立,保衛台灣的憂患意識,未來政戰扮演的角色,恐怕只剩下心理作戰、軍紀管理、建立申訴機制與部隊生理輔導等任務了!所以我們要撤掉軍中的政戰體系,改採軍人輔導師認證制度,由軍人輔導師負起照顧弟兄們的重責大任,軍人輔導師要對要弟兄們,做生心理輔導與諮詢,使弟兄們在短期內,能適應軍中的生活,並定期安排軍人家屬至軍中參觀及探訪,軍人輔導師須定期至軍眷家中拜訪,或作電訪,並杜絕軍中拍馬屁、依權附勢、吃兵喝兵、濫賣軍中物資、賣休假、賣職位與職務、惡意體罰新兵的惡習,軍人輔導師每年需提出軍隊改善及願景白皮書,給軍眷及人民了解,並監督單位長官將部隊收支帳目公開,由人民共同來監督查帳,軍人輔導師並須對管教不當、逃亡、暴行犯上、自我傷害、吸毒等軍、違紀事件等案件,提出調查報告與改善辦法,並成立中央及地方軍人輔導網站,以供人民及軍人,對於軍隊問題的檢舉、諮詢、解惑、建議、討論、辯論之用,並可在其上,公佈軍隊各單位的帳目、訓練過程、生活管教、改善及願景白皮書,最終要確認我們是為何而戰!為誰而戰!
軍人輔導師要教育台灣軍隊,是為了我們的母親台灣而戰,是為了保衛民主自由而戰,是為了維護生命尊嚴而戰,是為了保衛台澎金馬而戰,是為了我們2300萬同胞而戰,是為了我們摯愛的鄉親父老、父母、親人、妻子、兄弟姐妹、子女與自己而戰,要知道被人統治,只有為人奴隸、任人宰割、家破人亡、骨肉分離、妻離子散,作亡國奴,不僅會喪失自尊與人格,而且只有死路一條!如此,方是符合人民所期待的政戰體系!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