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殺女

超殺女
超殺女2

2012年8月19日 星期日

社區醫療


229、社區醫療 6
台灣自從1994年,就開始進入了高齡化社會,再加上這幾年來,整個台灣的家庭結構,走向少子化的關係,造成社會家庭人口結構的嚴重改變,預計在2020年,台灣的老年人口,將達總人口數的14%,台灣正逐步面臨,因人口老化及少子化,所衍生的新醫療問題,這將對目前的公共衛生及醫療體系,帶來嚴重的衝擊,所以我們的醫療體系,勢必要強化社區的慢性病醫療及長期看護照料系統,以服務屆時為數眾多的老年人,並以社區醫療的觀念,來彌補醫療及照顧人力不足的缺口,現在的年輕人已開始為了家中老年人的看診及照料,付出了相當多的心力與精神,這所耗費的社會成本,是無法估算的!

老人常因獨居、家庭人口稀少、家人上班就業,而無人陪同老人看診;如因老人行動不便,須他人扶持幫助,方能看診;如因無法聽、說、理解力與表達力退化,看診無人陪同,易造成看診與就醫的表達困擾;如因無交通工具與輪椅,而無法看診等,而老人的照顧,更因為現在的年輕人都在外就業,或是另組家庭,而無法就近照顧家中老人,這亦形成老人的家居生活,無人照料的孤獨與無奈!為了解決這些問題,政府實應在社區中,建立老人慢性病醫療及長期看護體系,並配合社區醫療視訊看診、社區電腦掃描診斷等設備,以就近服務老人,降低照顧老人的距離與時間,以減少老年人因看診所花費的無形社會成本與解決親情的無奈!

台灣的醫療體系,目前也正面臨著,醫療系統高度的市場競爭與人民就醫習慣改變的挑戰,各醫療體系為了獲取有限的醫療資源,早已不擇手段的惡性競爭與相互排擠,造成社區診所、地區醫院、區域醫院、醫學中心的醫療分工角色混淆不清,而各醫療體系為了自身利益,彼此不願相互提供病患的病歷,而病患更因醫療自由市場開放的緣故,常常在不同診所及各大醫院間游走看診,這造成不斷重複診斷前的檢驗程序,徒然浪費寶貴的醫療檢驗資源及看診檢驗時間!

檢驗當前台灣的老人醫療問題,台灣未來的醫療體系應區分為社區醫院、區域醫院、中央醫學中心三級制,慢性病及一般小傷小病,在社區醫院就近看診即可,而重大疾病、罕見疾病、大型手術則需經社區醫院轉介,方可由社區醫院,轉送至區域醫院就診,而中央醫學中心則專責,對於社區醫院、區域醫院所經手的病例及疾病,做醫學醫療及衛生保健研究,在功能統合上,則可考慮結合社區醫院與診所的功能;社區醫院可在社區中,各主要街道設立社區醫療看診區,出租給診所醫師、藥劑師與藥局開業,每個社區看診區,由社區醫院提供標準合格的醫療看診設備、護士、掛號人員、志工人員、社區役醫療人員等人員,並配備足夠的病房及照顧病人者的住房,以容納住院者及照料者,以供社區人民,在不需通勤的情況下,就能在社區中,離家最近的地方,享受最優質的社區醫療與照料服務!

而診所醫師也可利用社區醫院的共同資源,做最好的醫療服務,未來每壹萬人就需設立一個社區醫療看診區,並維持24小時看診,統一設立社區人民病歷資料、配用藥紀錄、服藥、看診過程、手術過程、定期健檢及各類篩檢等視訊電腦存檔資料庫,以供社區醫療看診參考及提供區域醫院、中央醫學中心醫療研究之用,唯有賦予社區醫院,更多的醫療資源及權限,方能提供社區人民最方便的優質醫療,並將社區醫院交由,社區全體人民一起經營,以監控醫療資源,不被不肖份子所濫用,並結合社區人力及資源,共同發展社區健康與醫療護照,以維護社區人民的健康與疾病的分析防治,建議如下:

1、社區老年人及弱勢人民的醫療服務:動員社區中的社區役及志工人員,來支援社區醫療照顧體系,讓老年人及弱勢人民,在社區住家附近就能看診,並能得到社區的充分支援照料,宜設立社區照料病人志工卡,以鼓勵照料病患者,日後可享有生病時,被優先照顧的權利與回饋,此外,並要建立社區人民的醫療、照顧病人認證與實習認證制度,以健全社區人民健康醫療衛生的互助觀念與加強照料實務的訓練!

2、社區防疫、遺傳病、罕見疾病與精神疾病監控體系:社區醫院需做好社區的防疫工作,針對禽流感、SARS與法定傳染病等疾病,採取疫苗接種、監控、預防與隔離措施,以有效遏止疫情的蔓延,並掌握社區病患資料,尤其是,家族遺傳疾病、罕見疾病、精神疾病、精神異常與憂鬱症等的防治輔導與關懷照料,更應列管定期追蹤治療與輔導,並提供醫療研究及控管治療。

3、社區生活醫療體系:建立社區血庫、社區器官捐贈庫、社區衛生維護大隊、社區醫療照顧大隊、社區加護病房、社區病房、社區人民生心理諮詢中心等多功能醫療與照顧服務體系,並妥善照顧社區中的精神病患、植物人、傷殘者、孕婦、慢性病患、孤兒與棄嬰等人員,將醫療照料徹底融入社區生活中!

4、建立社區人民健康與醫療護照:每年舉辦社區人民健康體檢及各類篩檢,以了解社區人民的健康狀況,包括牙齒、視力、體能、體位、生理痛、各類慢性病、異常體質、過敏、氣喘等疾病,另需建立社區人民的健康與醫療護照,並由社區人民經過網路說明、討論、辯論、公聽、公投等程序,制定社區人民健康醫療政策,並就社區人民的飲食、生活作息、運動習慣、遺傳、普遍疾病與影響健康等因素,以找出其因果的影響關係,用以改善社區人民的健康與制定醫療衛生政策的方向!

5、社區醫療研究與醫療過失的防範:社區醫院針對所有看診、手術、配藥等過程,都要全程視訊錄音錄影,以作為醫療研究、醫療弊端與醫療疏忽等的參考與製作改進方案之用,由社區人民來監控管理社區醫院的財務與預算,以達成社區人民的醫療需要與期待,進而避免遺憾與貪污的發生!

6、社區婦幼衛生體系:研究社區飲食及生活習慣,對於社區人民的健康影響,並針對婦女的生理痛、偏食、貧血、婦幼保健衛生、兒童疫苗接種計畫、婦女懷孕保健與接生、婦幼及老人的骨質疏鬆、更年期症候、荷爾蒙失調、生育計畫與家庭衛生等方面,積極研究與輔導治療,以營造社區婦幼與老人的健康醫療幸福!

7、社區意外事件預防及急救體系:針對社區食物中毒與意外事故急救等,要建立醫療急救與飲食保健認證制度,全民都須取得醫療急救與飲食保健認證,讓社區人民都能知道,並熟悉急救與飲食中毒的處置過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