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殺女

超殺女
超殺女2

2012年8月19日 星期日

人口少子高齡化


248、人口少子高齡化 6
人口少子化,是指人口生育率降低,造成幼年人口,逐漸減少的現象,少子化代表著未來人口可能逐漸變少,這會對於人口結構、社會制度、經濟發展,產生重大的影響,如果出生率更低於死亡率,即會造成人口的不足,人口少子與高齡化的現象,在已開發國家中相當普遍,而且少子化意味著高齡人口會相對的提升,即人口高齡化,因為養生觀念及醫療技術的進步,人類平均壽命的延長,台灣人口老化的現象也逐漸嚴重,台灣是全世界老化速度最嚴重的國家,此種老化現象不僅帶來了沉重的財政負擔與經濟成長下降,少子化和人口的負成長,更對整個社會造成重大影響,因為人口的減少,將使各行各業在營運上,面臨淘汰及轉型,長期而言,如學校、補習班、幼教、育嬰產業、玩具業、教育圖書出版業與婦幼醫療等業種,其勞動力都會有所減退,尤其是人力需求強烈的產業影響最大,這真的不可不慎耶!

依照過去社會發展的經驗,少子化現象,是來自心理及經濟層面的影響,由於都市化的崛起、經濟朝向工商的發展、財富的累積、節育的成功、墮胎觀念的普及、女性主義的抬頭、生活價值觀的改變、育兒成本的大幅提升等因素的影響下,台灣目前是已開發國家中,出生率最低的國家,出生率只有1.18%;生育率的降低,最主要是因為經濟大幅成長,進而提昇婦女的教育水準與婦女的勞動參與率,婦女的家庭價值觀與婦女追求自我的生活價值,都隨著教育水準的提升而改變,這造成婦女為了實現自我的生活,而不想被養兒育女的責任與壓力所牽絆,當今婦女普遍不想多生小孩,而晚婚及不婚率的增加、節育觀念的普及、育兒成本增加、生活壓力與飲食的精緻化等,都造成生育意願低落、或是不孕症、現代人的人生規劃,以生活品質與享樂優先、育兒觀念著重於高度的教育品質、女性經濟能力全力提升,讓嬰兒數量逐年下降,這些因素造成台灣人口結構嚴重的失調!針對人口少子高齡化的人口現象,建議如下:

1、教育資源的調整:少子化對於整個現有的教育資源分配結構,產生重大影響,正規教育的各級學校學生逐漸減少,學校開始減班,教室開始閒置,有些甚至合併廢校,而師資也過剩了起來,這造成教育結構的大幅改變,雖是如此,青少年正規教育的萎縮,也正是成年人及高齡教育發展的契機,正規教育所剩餘的的經費與預算,正可提供給成年人及高齡教育的發展,以擴大成年人及高齡者再學習的教育機會,而廢棄的學校場地,亦可提供為高齡者安養,或是娛樂學習使用,目前我們要針對對於成年人及高齡者,給以再教育,甚至是終身教育,成年人在40歲時,需強制接受2年期的中年大學義務教育,而高齡者要在60歲時,強制接受2年期的老年大學義務教育,讓大家能多吸收新知與技能,多從事社區關懷工作,如此,方能彌補人口少子高齡化所形成的人力缺口!

2、創設不婚生子的家庭制度:由於社會與經濟的改變、家庭觀念的淡薄、生活負擔的加重與生活價值觀的轉變,讓原本的家庭價值觀,發生了巨大的改變,養兒防老的觀念已不適用,婦女不想為了生小孩,而浪費與犧牲自己寶貴的青春,爲了愛美與持續青春,女性對於擇偶對象,採取寧缺勿濫的態度,這造成晚婚及不婚率大幅增加,建議創立新的家庭制度,以母系社會為主體,鼓勵不婚者向精子、或是卵子銀行申請,以試管嬰兒來生育子女,並可獲得社區關懷體系,對於孩童照料的全方位協助,並依整個人口需求,來建構不婚生子的家庭制度!

3、建立全方位的社區關懷體系:家庭結構的改變,會讓整個社會照顧安養體系全面瓦解,我們要建立涵蓋老人福利、兒童福利、終身教育、全民保險、社區住宅、安養醫療等相關政策的社區關懷體系,運用社區役義務役人員,以重新建構社會消費行為、產業、業種與人力資源重整的關懷照料機能!將老人安養與孩童的照料,全數納入社區的福利政策!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