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殺女

超殺女
超殺女2

2012年8月19日 星期日

偏遠地區教育


237、偏遠地區教育 6
教育是百年大計,教育能潛移默化、淨化心靈,教育不只是蓋學校、增加教學設備、培訓師資、作教學評比而已,更需要人民的熱忱參與、社會的積極關懷,進而給予孩童豐富的生長環境及戶外生命活動,讓孩童學習尊重生命與自我,如此,就能降低暴力傾向、人格異常與反社會行為等現象,因為國家假使不把資源充分,且平均的用在教育上,那麼到最後,一定會花大錢,蓋監獄啦!

在台灣,偏遠地區充分顯示城鄉教育的差距問題,偏遠地區因地處偏僻、人口外流、生活交通不便、運輸成本高昂、教育人力與資源的缺乏,導致許多教學建設無法跟上都市中的教育發展,台灣偏遠地區的教育問題:如偏遠地區財源經費不足、教室設備老舊、教師須背負較多的關懷來輔導學生、教育資訊不足、教育人員不足與老師不方便進修研習等問題,在在都反映出教育資源的分配不均,要如何營造公平的教育環境與機會呢?不外乎是改善偏遠地區老師與學童的就學交通問題,並提升教學的品質與設備,讓老師與學童不須浪費太多的上學通勤時間,就能得到與都市一樣水準的教學內容及品質!

首先我們需將教育的受教權,擴大為基本人權,偏遠地區教育資源到底是哪裡不足!其實偏遠地區人民的心中感受最深,也最了解了!我們要讓偏遠地區的人民,來表達他們的意見與需求,而且,過去我們都忽略了文化衝突,所造成教育資源不均的影響,讓偏遠地區的人民自己做主,以建立他們自己需求的社區教育系統,這樣方不致讓我們把想當然爾的強制性天真想法,硬生生的加諸在他們身上,如此,反而造成更大的教育資源浪費,讓偏遠地區有自主性的教育思維,方能讓偏遠地區的教育得到啟蒙,但不可否認的,都市化是自然的現象,加強偏遠地區的教育資源,是否會違反自然法則,浪費了更多的寶貴資源,這是大家應該去深思的!好在當今網際網路蓬勃,利用網際網路,來支援偏遠地區的教育,倒不失為一個好方法!建議如下:

1、建立教育網路通訊系統:我們要建構偏遠地區的網路通訊基礎環境與服務,廣設無線網路基地台,用以排除偏遠地區的地形地物障礙影響,據以提升偏遠地區族群的資訊素養,利用資訊通訊科技,來拉近距離,並優先讓偏遠地區學校免費使用電子書包及視訊教學。

2、教育人力支援系統:因應偏遠地區的教育人力資源不足問題,政府應補助偏遠地區人民,熱心加入教育志工的行列,並針對偏遠地區採取視訊志工導師制度,以視訊志工導師,來支援偏遠地區學生的課業輔導,並鼓勵退休教師至偏遠地區當志工導師,以彌補老師人力不足的困境,而各大學更應設立教學相長實習學分,並與偏遠地區學校建立教學相長實習合作,由大學生利用課餘時間,或是寒暑假,至偏遠地區修習教學相長實習學分,如此,就有大批大學生下鄉輔導課業,或是利用視訊,以一對一的視訊方式,來輔導偏遠地區學童的課業。

3、避免教育與文化衝突:應以偏遠地區的社區為中心,結合偏遠地區的社區力量,來擴大社區教育,並發展社區教育資訊網站,連結光纖及無線網路基地台,藉由社區網站,來發展社區教育,並利用社區視訊教學,使偏遠地區的學童能在家裡,就能吸收資訊及取代上學,如此,除可節省上學的通勤時間外,更能建構社區的教育、文化、語言軟體等系統,讓社區居民發展,屬於自己的社區教育文化風格!

4、教育資源的節省:教育資源一直以來都是粥少僧多的現象,許多教育政策多半淪為紙上談兵,因為目前的教育資源,有高達七成的比例,是耗費在龐大的教育人事成本上,這讓很多教育計畫無法落實,現有的教育資源,不能被人事成本所消耗殆盡,所以教育政策應結合社區關懷體系,以節省龐大的人事成本,這樣教育資源方能公平、且均質的分配於各個地區!

5、設立偏遠地區教育志工大隊:以社區志工利用腳踏車、機車、或是汽車接送學生及老師上下課,以節省學生老師的通勤時間,另外,志工也可參與學校營養午餐的製作與採買,以解決偏遠地區,學生與老師的伙食問題。

6、學校社區化:以社區關懷,來教育孩童,並提供孩童社區溫暖與設備,尤其是偏遠地區,要多辦網路交流,來討論偏遠地區的教育需求,以社區的力量,來發展人民所期待的教育!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